点此搜书

《春秋》三传书法义例研究
  • 作 者:赵友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10090825
  • 标注页数:312 页
  • PDF页数:3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7 ≥31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春秋》三传及其注疏 1

二、书法、义例等概念的分析与说明 17

三、研究缘起 26

四、文献综述 29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42

第一章 三传书法义例的构建 45

第一节 《公羊》书法义例的构建 45

一、《公羊》所阐发的书法义例概况 45

二、《公羊》对书法义例的构建 50

三、《公羊》的书法义例与《公羊》经义 62

第二节 《谷梁》书法义例的构建 71

一、《谷梁》所阐发的书法义例概况 71

二、《谷梁》对书法义例的构建 74

三、《谷梁》的书法义例与《谷梁》经义 87

第三节 《左传》书法义例的构建 94

一、《左传》所阐发的书法义例概况 94

二、《左传》对书法义例的构建 97

三、《左传》的书法义例与《左传》经义 104

第二章 三传之“注”对书法义例的弥缝与深化 109

第一节 何休对书法义例的弥缝与深化 109

一、何休所阐发的书法义例概况 109

二、何休对书法义例的弥缝与改造 111

三、何休对书法义例的修补和拓展 120

四、何休对经义的阐发 126

第二节 范宁对书法义例的弥缝与深化 130

一、范宁所阐发的书法义例概况 131

二、范宁对书法义例的弥缝 132

三、范宁对书法义例的修补与拓展 137

四、范宁对经义的阐发 141

第三节 杜预对书法义例的弥缝与深化 144

一、杜预所阐发的书法义例概况 145

二、杜预对书法义例的改造与弥缝 146

三、杜预对书法义例的修补与拓展 152

四、杜预对经义的阐发 155

第三章 书法义例的层累效应及注疏对书法义例的调整 160

第一节 三传之“疏”与书法义例的层累效应 160

一、三传之“疏”所阐发的书法义例概况 160

二、三传之“疏”与书法义例的层累效应 164

第二节 三传“注疏”对书法义例的调整 177

一、三传“注疏”的相互批驳 178

二、三传“注疏”的相互吸收 185

三、三传“注疏”对书法义例的反思 192

第四章 《春秋》三传及注疏阐发书法义例的逻辑方法考察 207

第一节 《春秋》三传阐发书法义例的逻辑方法考察 207

一、三传阐发书法义例的逻辑方法 207

二、三传书法义例的逻辑形式 211

三、三传阐发书法义例的内在逻辑矛盾 217

第二节 三传注疏阐发书法义例的逻辑方法考察 223

一、三传注疏中的属辞比事 223

二、三传注疏阐发书法义例的逻辑方法分析 239

第五章 三传及注疏之书法义例对后世《春秋》学的影响 244

第一节 后世《春秋》学者对书法义例的反思 244

一、疑经与书法义例的重新探求——唐代学者对书法义例的认识 244

二、书法与史法的并存与对立——宋代学者对书法义例的认识 248

三、书法与史法的调和——元明学者对书法义例的认识 262

四、清代学者对书法义例的认识 269

第二节 《春秋》学者对属辞比事的再认识 279

结语 296

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1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