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薛颖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6967560
- 标注页数:328 页
- PDF页数:34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3 ≥3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元祐文人集团的兴衰 1
第一节 元祐文人集团及其成员的界定 1
一、元祐文人集团的界定 1
二、元祐文人集团成员的界定 11
第二节 元祐文人集团的兴盛 12
一、苏轼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对广大文士的吸引 12
二、苏轼对众文士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赏识 24
三、广大文士对彼此文学才华和人格精神的赏识 29
四、元祐文人集团兴盛的重要契机——元祐更化 43
第三节 元祐文人集团形式上的衰落 48
一、元祐文人集团形式上的衰落——苏轼及集团中人纷纷被贬 48
二、元祐文人集团精神联系的加强——被贬谪后的诗书传递与精神抚慰 52
第二章 元祐体的定义和界说 58
第一节 元祐体的提出 58
第二节 元祐体的界说 66
第三节 元祐体概念提出的意义 81
第三章 元祐文人雅集和题画诗、咏物诗 87
第一节 元祐文人的西园雅集 87
一、文人雅集溯源 87
二、元祐文人文化精神的写照——西园雅集 94
三、西园雅集的真伪 99
四、元祐文人文化精神的绘画传播——以《西园雅集图》及其摹作为中心 105
第二节 元祐文人的题画诗 116
一、题画诗溯源 116
二、元祐文人题画诗在内容上的开掘 122
三、元祐文人题画诗在艺术手段上的开掘 133
四、元祐文人汴京题画诗唱和 138
第三节 元祐文人的咏物诗 153
一、咏物诗溯源 153
二、元祐文人咏物诗精切而超脱 155
三、元祐文人咏物诗譬喻奇巧 161
四、元祐文人咏物诗小题大做 163
第四章 元祐文人的禅趣诗、歌妓诗 167
第一节 元祐文人的禅趣诗 167
一、元祐文人濡染禅境:寓身物中而又置身事外 167
二、元祐文人禅趣诗对人生世事的冷静观照 174
第二节 元祐文人的歌妓诗 178
一、北宋歌妓与文人 178
二、元祐文人歌妓诗的世俗情 188
三、元祐文人歌妓诗的高雅趣 193
四、元祐文人歌妓诗的诙谐意 198
第五章 元祐文人诗歌酬唱的艺术特色 203
第一节 诗歌酬唱溯源 203
第二节 元祐文人酬唱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的创作倾向 212
一、元祐文人酬唱诗以才学为诗:用事广博精切 214
二、元祐文人酬唱诗以才学为诗:命意深新 220
三、元祐文人酬唱诗以文字为诗:下字、对偶、押韵 225
第二节 元祐文人诗歌酬唱的特点 234
一、元祐文人酬唱诗的交际性 234
二、元祐文人酬唱诗的戏谑性 240
三、元祐文人酬唱诗的竞技性 242
第六章 尚友古人与元祐诗风的多样性 253
第一节 东坡体的艺术渊源 253
一、苏轼的转益多师 253
二、东坡体特质 256
三、东坡体特质形成的艺术渊源 259
第二节 山谷体的转益多师 267
一、黄庭坚转益多师 267
二、山谷体特质:生新奇峭与平淡质朴 270
三、山谷体与韩愈、杜甫诗歌的艺术渊源 272
第三节 后山体的学杜 279
一、陈师道转益多师而终之于学杜而不为杜 279
二、后山体语短意长,简而有味 281
三、后山体多枯淡瘦劲之态而少风韵色泽之美 285
结语 289
附录 294
参考文献 319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