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新文学档案  1978-2008
  • 作 者:韩晗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21123153
  • 标注页数:239 页
  • PDF页数:24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4 ≥2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谁能为这三十年写史? 1

书写文学史的“三重立场” 5

引子 10

导论:从人的结构到人的解构——兼谈“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传统诸问题 13

一、1978—1984:解冻与去蔽 29

1.新时期文学肇始时的文学场分析 31

2.审美意义、社会意义与伦理意义的重建 39

3.人道主义论争与文学真理 45

4.张贤亮和戴厚英 51

二、1985—1989:批评、重构和争鸣 59

1.后现代理论下的批评策略与创作立场 61

2.“新诗”与先锋小说:叙事方式的重构 66

3.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 76

4.“寻根”语境下文学精神的探索 82

三、1990—1997:消费时代的文学态度 87

1.“重写文学史”与“人”的理论重现 89

2.王朔、贾平凹、王安忆与莫言 94

3.余华的“断裂”与苏童的“重生” 109

4.1997:一个文学以及政治的符号 116

四、1998—2003:新世纪的焦虑与不安 125

1.三个鲁迅 127

2.文化散文:历史与文化的文本叙事 136

3.网络文学 145

4.阿来与全球化意识下的民族文学 154

五、2004—2008:大众媒介下文学的“现代性”危机 165

1.阎连科、刘庆邦、陈应松与“底层叙事” 168

2.“青春文学”的出现与沉寂 177

3.文学的市场化与批评的功利化 184

4.从读图时代到畅销时代 190

六、结束语 195

后记:谁的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学史何为? 199

附录:论当代中国文学的危机及其出路 211

成书录——代跋 22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