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江西通史  3  魏晋南北朝卷
  • 作 者:钟起煌主编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10036555
  • 标注页数:299 页
  • PDF页数:3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7 ≥2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东吴对江西地区的占领和统治 1

第一节 汉末军阀对江西地区的争夺和孙策独占豫章郡 1

一、袁术、刘繇在豫章的角逐 1

二、刘勋出兵伐上缭 2

三、孙策夺取豫章郡 3

第二节 江西境内的山越及与东吴政权的战争 5

一、江西境内山越的分布及其人口蠡测 5

二、山越与东吴政权的长期战争 9

三、山越人民对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 11

第三节 东吴对江西地区的治理与开发 16

一、郡县的建置 16

二、江西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18

三、东吴对江西地区的经营 21

第二章 晋代江西的治乱与门阀士族对江西的争夺 26

第一节 江州的设立及其特殊的战略地位 27

一、江州的设立与郡县变动及人户 27

二、江州特殊的战略地位 30

第二节 两晋之交的江州政局 35

一、张昌起兵和对江州的短暂控制 35

二、陈敏割据势力对江州的渗入 37

三、司马睿平华轶,定江州 39

四、晋军与杜弢流民起义军在江州的战争 41

第三节 温峤、陶侃治江州和王、庾、桓、谢对江州的争夺 43

一、王氏刺江州与王敦之乱 43

二、应詹、温峤治江州与郭默滋事 47

三、陶侃发迹及其对荆、江二州的治理 51

四、庾、王江州之争 57

五、桓氏左右江州与桓、谢江州之争 61

第四节 东晋后期江州境内的战事 67

一、王恭起兵与寻阳之盟 67

二、桓玄、刘裕战江州 71

三、卢循与刘裕对江州的反复争夺 75

四、战乱对江州的严重破坏 79

第三章 南朝时期的江西政局与南川土著酋豪的崛起 83

第一节 刘宋王室在江州的纠葛和纷争 83

一、功臣与宗王出镇江州 83

二、江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之死 88

三、武陵王刘骏起兵江州夺帝位 91

四、晋安王刘子勋称帝寻阳 94

五、桂阳王刘休范起兵寻阳和刘宋王权的转移 101

第二节 齐、梁二朝对江州的严密控制和江州人民的反抗斗争 104

一、萧齐宗王刺江州及典签对出镇宗王的严密控制 104

二、萧衍雍州起兵和上下游江州之争 110

三、梁武帝对江州的统治和江州人民的反抗斗争 113

四、侯景乱梁与江州人民奋起平乱 122

五、侯瑱拥兵据江州 127

第三节 南川土著酋豪的崛起与陈王朝的兴亡 129

一、梁末南川土著酋豪的崛起和陈王朝的建立 129

二、南川酋豪对陈王朝的支持与对抗 137

三、南川酋豪势力的衰落与陈王朝的灭亡 141

第四节 南朝时期江西政区、民族与人口的变动 144

一、政区与民族 144

二、人口的变动 149

第四章 六朝时期江西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157

第一节 江西地区发展社会经济的优越条件 157

一、江南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共同有利因素 158

二、江西地区自身的优越条件 159

第二节 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60

一、各类水利工程的兴建 160

二、粮食与经济作物 161

三、林、渔、牧诸副业 167

第三节 手工业的显著进步 170

一、技术娴熟的纺织业和酿酒业 171

二、品种多样的竹木器制造业 171

三、发达的造船业 172

四、享誉江南的制茶业 173

五、技艺精湛的漆器业 174

六、成熟的青瓷业 175

七、日具规模的制砖业 185

八、逐步崛起的矿冶业 188

九、发展中的金银器加工业 191

第四节 商业与城市 194

一、日趋活跃的商业 194

二、城市的发展与初步繁荣 200

第五章 六朝时期江西的宗教与文化 203

第一节 佛教与道教的广泛传播 203

一、佛、道二教在江西各地的传播 203

二、慧远法师与庐山佛教 208

三、龙虎山——中国道教的发祥地 218

四、吴猛、许逊、陆修静等人的道教活动 222

第二节 崇儒兴学风气的形成 227

一、儒家经学文化的广泛传播 227

二、虞溥、二范大兴崇儒兴学之风 229

三、“翟家四世”和“寻阳三隐” 232

第三节 文学、史学成就及其他 236

一、著名诗人陶渊明 236

二、史家与史籍 243

三、摩崖题刻 245

第六章 六朝时期江西的社会风俗与时尚 247

第一节 士人习尚与民风嬗变 247

一、士人重礼义而尚气节 248

二、民风嬗变,风俗澄清 250

第二节 日常生活习俗 251

一、饮食习俗 252

二、衣冠服饰 260

第三节 婚俗与丧仪 267

一、婚礼与婚俗 267

二、丧仪与丧俗 271

第四节 民间信仰与畜蛊之风 274

一、鬼神信仰与精怪崇拜 274

二、神仙敬奉与淫祀 280

三、巫术与畜蛊之风 282

大事年表 286

主要参考文献 29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