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伟保,赵善轩,罗志强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1534755
- 标注页数:273 页
- PDF页数:28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3 ≥27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探索经济史研究的新路径 1
序篇 12
第一章 《唐宋帝国与运河》节略 12
一 绪论 12
二 高宗以后的东都与运河 15
三 大唐帝国的极盛与运河 18
四 大唐帝国的中衰与运河 21
五 大唐帝国的中兴与运河 28
六 大唐帝国的崩溃与运河 29
七 北宋的立国与运河 30
八 北宋帝国的崩溃与运河 33
九 宋金对立与运河 35
十 结论 35
上篇 37
第二章 宋初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以赵普为中心 37
一 引言 37
二 宋太祖时期政策之制定者——赵普 38
三 宋初以收回地方财政权为目标之政策制定及推行 45
四 结论 52
第三章 重评“大明宝钞” 54
前言 54
一 明代的纸币发行 55
二 “大明宝钞”的流通问题 56
三 “大明宝钞”的回笼问题 62
四 “大明宝钞”的失败原因 67
结论 69
第四章 均徭法与里甲岁办:明代江西役法改革的初步实践 70
一 前言 70
二 明初徭役制度的多重缺陷 71
三 江西均徭法和银差的产生 73
四 里甲岁办法和里甲均平的出现 80
五 结论 84
第五章 条鞭与四差——数字管理与江西役法改革 86
一 前言 86
二 徭役的急剧膨胀和负担不均 87
三 四差之一:里甲银 88
四 四差之二:均徭银 94
五 四差之三:驿传银 98
六 四差之四:民壮银 103
七 江西一条鞭法的评价 107
八 结论 111
中篇 112
第六章 从人口、物价、工资看17-18世纪的国民生活水平——《清朝乾、嘉之后国势衰颓的经济原因》导读 112
一 清代人口与国势衰颓之关系 112
二 从物价上升看人民生活水平 113
三 工资大幅下降下的生活水平 114
四 结论 116
第七章 传统煤炭工业的生产及其局限 117
一 煤矿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 117
二 煤炭市场运销 120
三 结论 122
第八章 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官僚化现象(1878-1893) 123
一 织布局的筹建及草创时期的艰困 124
二 停滞不前:1880-1887年织布局的困境 130
三 正式营运:1887年的改组与投产 137
结论 142
第九章 郑观应“专利经营”建议及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实践 150
一 郑观应“专利”思想的提出 150
二 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设立背景 151
三 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垄断特权 154
四 十年专利的影响 158
五 专利经营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 160
下篇 164
第十章 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以清末民初之西北为例 164
一 前言 164
二 清末的新疆与蒙古 165
三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疆与蒙古 175
四 民族危机下之铁路建设与西北经济和国防 183
五 结语:民族主义之经济基础 193
第十一章 由盛转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企业个案分析(1925-1936) 195
前言 195
一 业务过度扩充 196
二 相对优势被市场消化 200
三 内部管理不善 201
结论 202
第十二章 评“十年建国”(1928-1937) 203
一 “十年建国”的建设成就 203
二 “十年建国”的局限问题 209
三 结论 212
第十三章 长江煤荒危机(1928-1932) 213
前言 213
一 南北产销不平衡现象 214
二 北伐战争对煤业的影响 219
三 抚顺煤入侵下的长江煤业 224
四 抵制日货与长江煤荒危机 226
五 救济煤荒办法 234
结论 241
第十四章 抚顺煤倾销下之关内煤矿业(1932-1936) 243
前言 243
一 抚顺煤倾销的背景 245
二 抚顺煤倾销的经过 249
三 抚顺煤倾销关内的影响 255
四 国民政府救济国煤的措施与其成效 257
结论 268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