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郝志著
- 出 版 社:南京:凤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50602366
- 标注页数:206 页
- PDF页数:21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2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后“9·11”时代美国的反恐意识形态控制 1
一、“9·11”事件 1
二、恐怖主义 3
三、美国的反恐意识形态控制 4
四、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控制工具 7
第二章 美国战争片的传统流变与后“9·11”时代美国反恐战争片的题材选择 9
一、美国战争片“歌颂”与“反思”的传统与流变 9
二、后“9·11”时代美国反恐战争片的影像与题材选择 21
第三章后“9·11”时代美国反恐战争片的叙事策略 45
一、叙事者 46
二、叙事时间 47
三、叙事空间 55
四、叙事角度 61
第四章后“9·11”时代美国反恐战争片的情节类型 67
一、善恶斗争的壮举 70
二、坚守友情的信念 71
三、深入重围的援救 73
四、别具意味的复仇 76
五、千里之外的亲情 79
六、异国民众的救赎 83
第五章后“9·11”时代美国反恐战争片的人物设置 87
一、男性主人公 88
二、女性主人公 91
三、同盟者 96
四、当地人物 98
五、广阔的敌人阶层 100
第六章后“9·11”时代美国反恐战争片的意象建构 103
一、“意象元”设置 105
二、意象体系建构 115
第七章后“9·11”时代美国反恐战争片的政治文化阐释 121
一、个人英雄主义传统 121
二、种族优越论的颠覆 126
三、媒体在反恐战争中政治功能的表现 130
四、对美国文化符号的表现 134
五、清教传统与道德理想主义 137
六、美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实用主义维度 145
七、后现代性的迷思 148
结 语 何去何从 153
附 录 文中提及的相关电影资料 157
参考文献 187
后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