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资本开放、国际公共货币与平稳市场通论
  • 作 者:刘建丰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9608319
  • 标注页数:206 页
  • PDF页数:21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9 ≥2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理论篇 资本非对称性渐进式开放、国际公共货币与相对自由的平稳市场 3

第一部分 资本非对称性渐进式开放 3

第一章 后起国家存在实施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普遍意义上的“最佳时机”吗? 5

第一节 引言 5

第二节 对资本与货币的异质性以及货币的损失函数的简单回顾 7

第三节 一些新的基本概念 8

第四节 一个全面的后起国家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兑换的模型 9

第五节 基本结论 18

本章参考文献 19

第二章 一个后起国家进行资本非对称性渐进式开放的模型及其应用 21

第一节 引言 21

第二节 资本与货币的方向性 23

第三节 “三元悖论”的“幽灵”与其应对办法 24

第四节 一个后起国家进行资本非对称性渐进式开放的模型 25

第五节 怎样进行我国资本非对称性渐进式开放 33

第六节 基本结论 37

本章参考文献 39

第二部分 国际公共货币 41

第三章 一个双重货币区域、国际公共货币与超主权中央银行的理论及其应用 43

第一节 引言 43

第二节 本章的主要目的 45

第三节 一些基本概念的由来 46

第四节 封闭的区域经济框架下的双重货币区域、国际公共货币与超主权中央银行理论 47

第五节 开放的区域经济框架下的双重货币区域、国际公共货币与超主权中央银行理论 65

第六节 与双重货币区域、国际公共货币与超主权中央银行理论相关的其他几个重要问题 67

第七节 总结性评论 88

本章参考文献 95

第四章 论最佳国际货币、最佳国际货币锚与最佳国际货币体系 99

第一节 引言 99

第二节 基本概念 101

第三节 从最佳国际货币的视角对各种货币形式的重新审视 102

第四节 国际公共货币是一个最佳国际货币 105

第五节 从最佳国际货币锚的视角对固定、浮动及中间三种汇率制度的再分析 107

第六节 国际公共货币基准是一个最佳国际货币锚 108

第七节 未来的最佳国际货币体系 110

第八节 世界性国际公共货币基准在当前各国汇率确定中的可能应用 113

第九节 小结 116

本章参考文献 119

第五章 世界性国际公共货币的一种最可能的实现办法——兼论对现有的SDR和IMF的实质性改革 123

第一节 引言 123

第二节 未来出现美元危机的巨大可能性 124

第三节 世界性国际公共货币的一种最可能的实现办法 128

第四节 国际公共货币的流通性层次问题 133

第五节 对现有的SDR和IMF的实质性改革 135

第六节 基本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139

本章参考文献 143

第三部分 相对自由的平稳市场 145

第六章 一个稳定每一个重要的具体市场的可行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147

第一节 “看不见的猴” 147

第二节 两个全新的市场测度变量 149

第三节 基于每日、每月、每季、每年的扩大化的价格涨跌幅法定停板机制 154

第四节 平稳市场的基本原理 159

第五节 基本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161

本章参考文献 166

应用篇 “经济新政”引论 169

第七章 对我国金融、经济安危问题的前瞻性思考与建议——论新兴经济体的短、中、长期突“危”的策略 169

第一节 货币、进出口、汇率以及外汇储备的国际新策略——构筑我国金融、经济突“危”的“第一道防火墙” 170

第二节 率先倡导并建立“区域性(超区域性)国际公共货币”——构筑我国金融、经济突“危”的“第二道防火墙” 177

第三节 构筑相对自由的平稳市场与建立消费主导型的国民经济新结构——构筑我国金融、经济突“危”的“第三道防火墙” 179

本章参考文献 185

第八章 一个关于中国未来50年(2011~2060年)GDP构成与规模的乐观模拟 187

第一节 模拟的目的和意义 187

第二节 模拟的基本假设 188

第三节 模拟的过程 191

第四节 模拟的基本结论 198

第五节 模拟所包含的政策性建议 201

第六节 一些偏离的情形 202

本章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0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