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波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1536711
- 标注页数:209 页
- PDF页数:23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0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 1
一、经济法主体的研究现状 1
二、研究经济法主体的目的 2
三、研究经济法主体的方法 3
四、创新之处 5
第一章 主体研究的路径选择 7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7
一、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基调 8
二、经济法主体研究的部门法立场 10
三、经济法主体研究的逻辑起点 14
四、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大体脉络 17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的历史分化与制度变迁 26
一、主体范畴的思想演化 26
二、我国经济法主体的历史分化 27
三、我国经济法主体的制度变迁 31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的边界及突破 34
一、传统方法对经济法主体边界的确定 34
二、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哲学反思 36
三、经济法主体研究的人性路径 39
第二章 经济法主体的适格 56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适格中的哲学主体思维 56
一、主体视角下经济法法律关系的检讨 57
二、运用哲学主体思维解读经济法主体的适格 61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适格评判的准则 63
一、经济法主体适格评判的成本效益准则 63
二、经济法主体适格评判的权利(力)配置准则 63
三、经济法主体适格评判的行为效力准则 65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适格的具体判断 65
一、传统分析法学对经济法主体适格的启迪 66
二、权利(力)视域中经济法主体适格的解答 67
第三章 经济法主体的类型化 70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类型化的基本问题 71
一、经济法主体类型化的价值思考 71
二、经济法主体类型化的方法 72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类型的实证考察 74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主体考证 76
二、《反垄断法》中的主体考证 78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主体考证 80
四、《产品质量法》中的主体考证 82
五、其他经济法律规范中的主体考证 83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的具体类型解析 85
一、经济法语境中的消费者 87
二、经济法语境中的经营者 95
三、经济法语境中的政府 101
四、经济法语境中的团体社会组织 110
第四章 经济法主体的行为边界 116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分析工具 117
一、行为经济学的一般评说 118
二、行为法经济学是行为经济学的法律化 122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行为边界的考量与厘定 129
一、经济法主体行为边界的考量 130
二、经济法主体行为边界的厘定 135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行为偏失的矫正 139
一、消费者的行为偏失之矫正——消费正义 139
二、经营者的行为偏失之矫正——社会责任 141
三、政府的行为偏失之矫正——责任政府 144
四、团体社会组织的行为偏失之矫正——连带责任 149
第五章 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155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利益关系的宏观解读 156
一、利益主体是剖析利益关系的关键 157
二、经济法主体利益关系的宏观视角 158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利益冲突的认知 163
一、经济法主体利益冲突的认知理路 163
二、经济法主体利益冲突的根源 166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利益冲突的解决 170
一、两个典型案例 170
二、主体利益冲突分析 172
三、经济法在解决主体利益冲突中的比较优势 184
四、经济法主体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 187
结论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