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汉译佛典文体及其影响研究
  • 作 者:李小荣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2555628
  • 标注页数:606 页
  • PDF页数:63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38 ≥6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相关研究成果简介 1

二、研究对象、方法及目的 15

三、篇章设计与写作原则 22

第一章 佛典汉译文体理论概说 1

第一节 直译意译与质文理论 8

一、直译与意译 11

二、质文之辨 33

第二节 原本崇拜与本土中心 49

一、原本崇拜 49

二、本土中心 58

第二章 汉译佛典之“契经”及其影响 68

第一节 含义略说 68

第二节 文体性质 73

第三节 影响 82

第三章 汉译佛典之“偈颂”及其影响 88

第一节 含义辨析 89

一、绝、绝句 89

二、偈、颂、偈句、偈颂 94

三、祗夜 97

四、伽他 100

五、首卢柯 102

六、散偈、杂赞 105

第二节 文体性质 108

一、组织结构 109

二、表达功能 124

三、音乐性 146

四、仪式性 168

第三节 影响 172

第四章 汉译佛典之“本事”及其影响 188

第一节 含义略析 188

第二节 文体性质 192

第三节 影响 206

第五章 汉译佛典之“本生”及其影响 211

第一节 “本生”含义及历史变迁 212

一、含义略说 212

二、历史变迁 215

第二节 文体表现及叙事功能 220

一、文体表现 220

二、叙事功能 241

第三节 影响 247

一、文学影响举隅 248

二、艺术影响举隅 277

第六章 汉译佛典之“譬喻”及其影响 285

第一节 含义略说 286

第二节 文体表现及功能 296

一、文体表现 300

二、文体功能 334

第三节 文体影响 341

一、形式影响举隅 341

二、内容影响举隅 345

第七章 汉译佛典之“因缘”及其影响 365

第一节 含义略说 366

第二节 文体表现及功能 370

一、文体表现 370

二、文体功能 395

第三节 文体影响 399

一、叙事逻辑的影响 400

二、内容影响举隅 409

第八章 汉译佛典之“论议”及其影响 419

第一节 含义简介 419

第二节 文体表现、特点及功能 424

一、文体表现 426

二、文体特点 442

三、文体功能 446

第三节 文体影响 448

一、对“论”之文体认识的影响 448

二、对三教“论议”程式的影响 450

三、对论议伎艺化的影响 457

第九章 汉译佛典之“未曾有”及其影响 459

第一节 含义略释 460

第二节 文体特点与功能 463

一、文体特点 463

二、文体功能 483

第三节 文体影响 485

一、叙事模式的影响 485

二、神通(神变)故事或相关情节的影响 488

第十章 汉译佛典之“授记”及其影响 498

第一节 含义简介 498

第二节 文体特点与功能 501

一、文体特点 501

二、文体功能 524

第三节 文体影响 529

一、内容影响 529

二、形式影响 537

第十一章 佛教仪式中的文体应用 542

第一节 佛教仪式文学的渊源与特点 543

一、佛教仪式及其类别 543

二、佛教仪式文学之渊源 551

三、佛教仪式文学的特点 557

第二节 佛教仪式文学之应用文体举隅 565

一、斋文 565

二、忏悔文 570

三、愿文 577

第三节 佛教仪式性文体与汉译佛典之关系 585

一、汉译仪式性佛典的范本性质 585

二、中土佛教仪式性文体的创新性 589

简短的结论 592

主要参考文献 595

后记 605

购买PDF格式(1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