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星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1184189
- 标注页数:244 页
- PDF页数:25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6 ≥2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法学知识的“实践性” 1
一、法学知识文本 2
二、实践法律知识文本 4
三、实践法律知识的“非中立性” 5
四、实践法律知识的“立场” 8
五、理论者思考的“法律实践知识” 11
六、实践者思考的“法学理论知识” 15
七、知识形态的家族类似 17
八、法律知识的具体性与普适性 21
九、理论中的法律知识的性质 22
十、本书叙事的知识定位 24
十一、本书的思路 27
十二、本书的论题范围、结构框架、方法运用 29
十三、一个提示 32
第一章 法学“科学主义”在中国——法学知识如何成为法律实践的组成部分 33
一、问题、思路和限定 33
二、“科学式”历时法学的研究对象 37
三、历时性法学的学术生产过程 44
四、“科学式”共时性法学的内在困境 47
五、法律实践中的“理论”和法学理论中的“理论”的异同 54
六、法学知识如何成为法律实践的组成部分 57
第二章 法学的“全球意义”——从民国时期三种法理知识的生产看 64
一、问题 65
二、民国时期法理知识的生产方式 66
三、近现代法理知识生产中的“全球意义” 73
四、法学“全球意义”的主观构建 78
五、法学“全球意义”的客观语境 88
六、在法学“全球意义”的深层中考察 93
第三章 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表达”——话语如何迁移 98
一、问题和必要的说明 99
二、西方法学理论如何被“建构” 101
三、西方法学理论的“想象” 107
四、“西方法学理论”的中国知识背景 112
五、发现法律实践 118
第四章 重新理解法律移植—从“历史”到“当下” 120
一、间题和限定 121
二、法律移植的或然性 124
三、历史主义法律移植研究的主观性 128
四、法律移植与“广义立法运动”的实质关系 132
五、法律与政治 136
六、关于法律移植的“当下社会共识” 139
七、法律移植的具体机制 141
八、结语 145
第五章 现代性观念与现代法治——一个诊断分析 149
一、问题和必要的说明 149
二、现代性和现代性观念 152
三、现代法治 158
四、现代性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关系 164
五、结论 170
第六章 简约的法律——一种法学观点的实践表达 172
一、问题和思路 172
二、一个需关注的法律现象 174
三、至善至美的公正与法律复杂 174
四、追求公正的成本支出 178
五、成本支出的正当性 181
六、何为简约 183
七、余论 186
第七章 法学学术与法律生活——经由“一种实证法学努力”而分析 189
一、问题和限定 189
二、在中国基层司法制度中 191
三、实证经验的法律实践考察 195
四、法学学术的“特殊”修辞 198
五、微观制约与微观斗争 202
参引文献 209
一般索引 223
人名索引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