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董泽芳,陶能祥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2247166
- 标注页数:323 页
- PDF页数:32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9 ≥3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理论篇 17
第一章 高等教育分流的内涵与特征 17
一、高等教育分流的内涵 17
二、高等教育合理分流的主要特征 20
第二章 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基础 24
一、社会学基础:社会分工理论 24
二、心理学基础:个性差异理论 27
三、哲学基础:“人性——秩序论”和“生命类型——职业论” 30
四、教育学基础:教育流动论和教育选择论 34
第三章 高等教育分流的实践依据 38
一、个性发展与高等教育分流 38
二、供求平衡与高等教育分流 47
三、社会分化与高等教育分流 56
四、生态定位与高等教育分流 65
五、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与高等教育分流 71
第四章 高等教育分流的演变脉络 80
一、高等教育分流的萌芽阶段 80
二、高等教育分流的拓展阶段 88
三、高等教育分流体系的形成阶段 94
四、从演变脉络中得到的启示 105
实践篇 111
第五章 高等教育分流的模式构建 111
一、高等教育分流模式的构成要素 111
二、高等教育分流模式的制约因素 122
三、高等教育分流模式的构建原则 131
第六章 高等教育分流的运行机制 141
一、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141
二、高校自主适应机制 143
三、学生流向指导机制 145
四、利益主体协调机制 147
借鉴篇 151
第七章 国外高等教育分流的模式借鉴 151
一、“流层考升型” 151
二、“入学分流型” 153
三、“中期分流型” 155
四、“专业分岔型” 157
五、“适时转流型” 159
六、“工读交替型” 161
七、“学校配置型” 163
八、“学生选择型” 165
第八章 国外高等教育分流的策略比较 169
一、国外高等教育分流的选择策略比较 169
二、国外高等教育分流的分化策略比较 185
三、国外高等教育分流的分配策略比较 190
发展篇 201
第九章 高等教育分流的发展趋势 201
一、分流主体的多元化趋势 201
二、分流对象的大众化趋势 207
三、分流目标的综合化趋势 212
四、分流结构的合理化趋势 220
五、分流策略的科学化趋势 225
六、分流过程的民主化趋势 233
七、分流机制的协调化趋势 236
第十章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现状分析 242
一、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的改革背景 242
二、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的改革试验 247
三、我国高等教育分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70
第十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的对策思考 298
一、提高思想认识,整合价值目标 298
二、加强调查预测,优化分流结构 301
三、改革教育制度,完善分流策略 310
四、多方配合行动,健全分流机制 318
附录 高等教育分流研究部分成果目录 323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