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茶陵派与明中期文坛研究
  • 作 者:司马周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3868076
  • 标注页数:265 页
  • PDF页数:28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5 ≥26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茶陵派的形成 1

第一节 台阁体文学的刺激和诱发 1

第二节 文学观念与审美趣味回归 6

第三节 李东阳个人领袖示范作用 11

第四节 “茶陵派”名称的源与流 21

第二章 茶陵派成员考 26

第一节 茶陵派成员构成论 26

第二节 茶陵派成员考 31

第三章 茶陵派宗主——李东阳创作论 65

第一节 《拟古乐府》研究 65

第二节 李东阳的诗歌研究 85

第三节 论李东阳的文 104

第四章 “用托之木,与沧浪并传”——论茶陵派的诗论纲领:《麓堂诗话》 120

第一节 诗话名称的演绎 121

第二节 诗话理论的创新 125

第三节 诗话理论的意义 143

第五章 “莫向兰亭羡二王,杏园前辈忆三杨”——论茶陵派与台阁体的关系 149

引言 149

第一节 社会环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151

第二节 文化心态的雷同性和渐变性 160

第三节 审美观念的共振性和逆转性 169

第四节 理论批评的继承性和嬗变性 178

结语 李东阳与台阁体关系之影响 190

第六章 “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论茶陵派与前七子的关系 193

第一节 李东阳与前七子关系考 193

第二节 前七子对李东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203

余论 222

第七章 “皆有风情元异种,各分乡土却同时”——论茶陵派与吴中文学的关系 225

第一节 吴中文学概念与文学风尚 225

第二节 茶陵派与吴中文学的关系 234

结语 茶陵派的历史定位 249

主要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6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