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与实现
  • 作 者:季忠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40288681
  • 标注页数:150 页
  • PDF页数:15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9 ≥15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1

1.1 颅内压及其增高机理 1

1.1.1 颅内压 1

1.1.2 颅内压增高机理 1

1.1.3 颅内压增高的影响因素 2

1.2 颅内压检测方法综述 3

1.2.1 颅内压有创检测方法 4

1.2.2 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 5

1.3 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

本章参考文献 6

第2章 基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 9

2.1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基础 9

2.1.1 神经元和突触 9

2.1.2 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解剖生理基础 10

2.1.3 颅内压增高对视觉诱发电位影响的临床表现 11

2.2 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方法 11

2.2.1 基于叠加平均技术的视觉诱发电位测量 12

2.2.2 基于谱分析的视觉诱发电位测量 13

2.2.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视觉诱发电位测量 13

2.2.4 基于小波变换的视觉诱发电位测量 15

2.2.5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的视觉诱发电位测量 16

2.2.6 基于滤波法的视觉诱发电位测量 16

2.2.7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少次提取方法的实现 17

2.3 基于FVEP的颅内压无创综合检测分析仪器系统研究 47

2.3.1 仪器系统的组成 48

2.3.2 仪器系统的功能 50

2.3.3 仪器系统的临床应用 56

本章参考文献 61

第3章 基于TCD的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 69

3.1 TCD的原理 70

3.1.1 超声波及其传播 70

3.1.2 超声换能器 72

3.1.3 多普勒效应 73

3.1.4 超声波测血流模型 75

3.1.5 TCD诊断仪的组成 78

3.2 TCD的重要参数 79

3.2.1 深度 79

3.2.2 血流变化 79

3.2.3 脉动参数 81

3.2.4 血流频谱形态 82

3.3 颅内压增高与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关系 84

3.3.1 颅内压增高时的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其频谱变化规律 84

3.3.2 TCD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颅内压增高的相关性研究 86

3.4 基于TCD的颅内压力变化连续监护 90

3.5 TCD检测颅内压的临床应用 93

3.5.1 颅内压增高的TCD诊断标准 93

3.5.2 关于TCD应用于颅内压测量的建议 93

本章参考文献 94

第4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信号分析的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 97

4.1 近红外光谱 97

4.1.1 红外光区 98

4.1.2 近红外振动光谱 99

4.1.3 近红外光谱的特点 103

4.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105

4.2.1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06

4.2.2 近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107

4.2.3 近红外光谱的回归分析技术 108

4.2.4 近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技术 112

4.2.5 近红外光谱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技术 115

4.2.6 近红外光谱的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技术 118

4.3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的实现 119

本章参考文献 121

第5章 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 123

5.1 基本原理 123

5.1.1 Cole-Cole理论 123

5.1.2 频散理论 126

5.2 阻抗测量技术 127

5.2.1 测量方法介绍 127

5.2.2 激励源 129

5.2.3 电极 130

5.2.4 阻抗信息的提取 131

5.2.5 阻抗参数的计算 136

5.3 基于生物电阻抗法的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的实现 138

5.3.1 原理 138

5.3.2 脑阻抗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141

本章参考文献 142

第6章 颅内压无创检测实现的其他方法 145

6.1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法 145

6.2 视网膜静脉压或动脉压方法 145

6.3 鼓膜移位方法 146

6.4 前囟测压方法 146

6.5 眼内压方法 147

6.6 数学模型方法 147

6.7 微创应变电测方法 148

6.8 颅内压无创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148

本章参考文献 149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