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传统孝观念的传承研究
  • 作 者:吴锋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9787206037320
  • 标注页数:515 页
  • PDF页数:53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30 ≥51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孝观念在思想史上研究的意义 1

第一章 孝观念起源及其传统 23

第一节 对孝观念起源研究的检讨 26

一、西周起源说 26

二、商周起源说 29

三、殷商起源说 33

四、对孝观念起源的更远追溯 39

第二节 孝观念起源于殷商的立论论证 41

一、孝观念起源于殷商的思想前提 41

二、孝观念产生的理论渊源 47

三、孝观念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现实条件 52

第三节 西周的孝观念传统 66

一、西周的孝对象探讨 67

二、西周孝观念的主要内容 80

三、西周孝与德的关系 88

第二章 孝观念的思想论争及理论经典 98

第一节 诸子孝观念确立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98

一、时代背景分析 99

二、思想文化来源 101

第二节 儒家对孝观念的推崇 113

一、孔子以孝为仁之本 115

二、曾子以“忠”为孝之本 141

三、孟子以养为孝之基 154

四、荀子以礼为孝之纲 166

第三节 道、墨、法家对孝观念的扬抑 176

一、道家:追求孝观念的本源性意义 176

二、墨家:崇尚孝观念的功利性意义 189

三、法家:寻求孝观念的政治意义 197

第四节 传统孝观念经典解析 209

一、《孝经》的版本源流及其相关内容 210

二、《孝经》主忠敬的孝治思想及其特色 225

第三章 孝观念在思想史上的传承 236

第一节 《孝经》研究——经典诠释传承孝观念 237

一、《孝经》“魏文侯传”不存在 238

二、今、古文《孝经》的出现及流传 241

三、今、古文《孝经》真伪之辨及其终结 260

第二节 孝治应用——政治法律适用孝观念 278

一、政治生活重孝且考经 278

二、法律制度维护孝观念 291

第三节 孝教推广——社会教育传播孝观念 311

一、《孝经》教育:学校传承孝观念 311

二、孝道训导:皇室、百官灌输孝观念 321

三、家训、家法和族规:家教实施孝观念 327

四、孝子传流行:全社会普及孝观念 344

第四节 孝崇流播——佛道规劝融释孝观念 363

一、中国佛教对传统孝观念的吸收和播扬 363

二、中国道教对传统孝观念传承所做的贡献 388

第五节 孝道反动——传统孝观念在批判中延传 400

一、古代社会孝观念传承中的悖逆 400

二、近代以来对传统孝观念的批判 407

第四章 传统孝观念的当代评析及流播空间 416

第一节 透视孝传统——孝观念历史流变之评析 417

一、作为美德的孝观念 417

二、无庸讳言的孝道糟粕 420

三、孝的本质及其价值认识 422

第二节 传统孝观念在现代社会超越的可能 436

一、孝与民主政治可以兼容 439

二、现代科技对传统孝观念造成的冲击及思考 453

三、传统孝观念能为全球伦理建设提供可靠的文化资源 462

总结 481

主要参考文献 486

后记 512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