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大鸣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33032555
- 标注页数:183 页
- PDF页数:19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2 ≥1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点关于古玉玉质的知识 1
观察和阗玉质也能帮助断代 5
岫岩玉的品质特征是“通透” 13
独山古玉表面的包浆黯淡 18
玛瑙盘不出包浆 20
古代玉器中的玉髓 23
料器中一定含有可视的气泡 25
玉皮的颜色分布规律是边缘浅、中间深 27
沁色是辨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29
鸡骨白的形成条件 33
生坑的优势在于直接证明了古玉的身份 39
熟坑古玉越“熟”越好 42
出土古玉有土门 47
古玉器中三种残玉的不同价值 50
听说过“汉剫”这个词吗 55
为什么要了解各个时期的琢玉刀法 57
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是岫岩玉 60
红山文化玉器的阴线粗 63
良渚文化的用玉比较杂 65
良渚文化玉器的阴线细 67
良清文化玉器的镂雕、减地平凸与隔门孔 69
殷商时期的好玉太少 71
殷商玉器的主要欣赏点在于刀法 75
殷商玉器的阴刻线的特点是有毛刺 77
折铁线是殷商玉器用线的标志性特征 79
西周时期的玉质良莠参半 81
西周玉器的撤刀法 84
西周玉器的细阴线 87
春秋时期多用和阗玉 89
春秋早期玉器的双阴线与一面坡刀法 91
深层隐起是春秋晚期玉器的主要刀法 94
战国时期用玉多样化 97
战国玉器的刀法主要是剔地隐起、单双阴线、集束阴线 99
汉代和阗玉的使用已成主流 103
汉代玉器中的汉八刀刀法 106
汉代玉器中的游丝描雕及其他刀法 109
唐代用玉庞杂,但也有好玉 114
细阴线与浮雕是唐代玉器的重要刀法 116
宋代玉器的用玉分为两种 119
宋代玉器中的粗疏刀法和细密刀法 121
辽、金和阗玉材的供给通道不畅 124
辽代玉器以多层镂雕见长 128
元代使用的和阗玉档次很高,也偏爱深色玉种 131
元代玉器的刀法特征是一件作品上的精、粗对比明显 135
明代玉器用玉精少粗多 139
明代玉器阴刻线条粗砺表现的三个方面 145
明代花片主要是镂雕与打洼 155
清代玉器的用玉中期好于早、晚两期 161
清代玉器中的“乾隆工”和“痕玉” 167
单阴线、铲地、磨光是清代玉器工艺特征的集中表现 172
民国玉器的材质特征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