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魏治勋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2035718
- 标注页数:351 页
- PDF页数:36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2 ≥3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现代性语境下的民间法问题与民间法思维 1
一、“民间法”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2
二、“民间法”概念作为一个问题 16
三、“民间法思维”的框架与含义 24
第一章 民间法研究的前提性架构及其张力 32
一、分析框架:“情境—话语”框架的引入 32
二、情境探源:“市民社会”的源流与变迁 36
三、关系求证:市民社会规范与市民社会秩序塑造 45
四、实证与辨思:对“韦伯式问题”的一种解答 58
五、历史透视:民间社会与民间法在近现代中国之遭遇 73
六、意义追问:在法治的真实与虚幻之间 84
第二章 民间法研究范式的迷思与辨正 94
一、民间法研究范式的迷思 95
二、范式在民间法研究中的适用性 99
三、民间法研究范式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103
四、对民间法研究范式纯粹性的澄清 114
第三章 民间权力合法性研究范式与民间法的功能指向 117
一、传统与变迁:民间权力分析范式的解释力基础 118
二、批判与重构:民间权力合法性结构的基本内涵 123
三、交往与融合:大小传统共塑民间法治未来 133
第四章 “事实性民间规范”及其法律方法论意义 137
一、“事实性民间规范”的事实存在 138
二、“事实性民间规范”的规范特征 149
三、“事实性民间规范”的知识属性 163
四、“事实性民间规范”的法律方法论意义 169
五、事实的规范力量 175
第五章 基于规范法学立场的民间法核心概念区分 177
一、“习惯”与“习惯法”等概念的混淆与区分策略 178
二、英文中表达“习惯”与“惯例”的语词及其意义 184
三、“习惯”(Custom)与“惯例”(Usage)的混淆与意义区分 190
四、“习惯”与“惯例”的本质区分点:规范性及其根源 198
五、“习惯”和“惯例”的不同司法识别标准与司法功能 204
六、“习惯法”的概念及其双重渊源 217
七、法官适用习惯之合法性论证:从“奥斯丁困境”到“社会惯习命题” 226
八、概念之后的难题:如何理解法典中的“习惯”和“习惯法” 240
九、拉伦茨:司法解释造就的德国式“习惯法” 248
十、区分民间法核心概念的理论与司法实践意义 252
第六章 “民间法消亡论”的内在逻辑及其批判 260
一、“民间法消亡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逻辑 261
二、近现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间法消亡论” 273
三、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语境中的“民间法消亡论” 277
四、民间法赖以确立自身的内在生成逻辑 283
五、民间社会规范自立性的法经济学论证 288
六、民间法之于“中国法治图景”的构成性意义 303
附录 帕特里克·格莱恩:对“习惯”的俘获、重构和排斥 310
参考文献 322
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