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珍稀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
  • 作 者:胡清秀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9153080
  • 标注页数:187 页
  • PDF页数:20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5 ≥1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白灵菇栽培技术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白灵菇的分类地位及分布 1

二、白灵菇营养与保健价值 1

三、白灵菇栽培现状 2

第二节 白灵菇生物学特性 3

一、形态特征 3

二、生长发育条件 4

第三节 白灵菇季节性栽培技术 5

一、栽培品种及菌种质量要求 5

二、栽培场地 8

三、栽培季节安排 8

四、栽培原料与配方 9

五、拌料、装袋及灭菌 9

六、接种 10

七、发菌和后熟期管理 10

八、出菇管理 11

九、季节性栽培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16

第四节 白灵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9

一、白灵菇工厂化栽培工艺流程 19

二、厂房布局 21

三、菌种制作 23

四、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所需设备 24

五、栽培原料的选择 24

六、培养基配方 25

七、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25

八、装料方法 26

九、灭菌 27

十、冷却 29

十一、接种、培养 29

十二、搔菌与催蕾 29

十三、选蕾与出菇管理 30

十四、采收 31

第二章 杏鲍菇栽培技术 32

第一节 概述 32

一、杏鲍菇的分类地位 32

二、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32

三、杏鲍菇栽培现状 33

第二节 杏鲍菇的生物学特征 33

一、形态特征 33

二、生长发育条件 36

第三节 杏鲍菇季节性栽培技术 37

一、菌种质量要求 37

二、栽培环境与场地 38

三、适宜栽培季节 38

四、栽培原料与配比 39

五、菌棒制作与灭菌 39

六、接种与培养 41

七、出菇管理 42

八、病虫害控制 48

第四节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简介 49

一、厂房结构设计与相关设备 50

二、培养基配方 51

三、装袋、灭菌 52

四、冷却、接种 52

五、菌丝培养 53

六、出菇管理 53

七、包装加工 54

第三章 茶树菇栽培技术 56

第一节 概述 56

一、茶树菇的分类地位 56

二、茶树菇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56

三、茶树菇栽培现状 57

第二节 茶树菇生物学特性 57

一、形态特征 57

二、生长发育条件 58

第三节 茶树菇栽培技术 59

一、菌种质量要求 59

二、栽培环境与场所 60

三、适宜栽培季节 62

四、栽培原料及配方 62

五、拌料、装袋与灭菌 63

六、接种 64

七、发菌管理 64

八、出菇管理 65

九、采收及下潮菇管理 66

十、茶树菇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67

第四章 灰树花栽培技术 70

第一节 概述 70

一、灰树花的分类地位 70

二、灰树花的营养价值 70

三、灰树花栽培现状 71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72

一、形态特征 72

二、生活史 73

三、生长发育条件 73

第三节 迁西灰树花栽培技术 74

一、生产工艺流程 74

二、栽培季节 74

三、栽培品种简介 75

四、栽培培养料常用配方 76

五、拌料、装袋 76

六、灭菌 77

七、接种 78

八、菌袋培养管理 79

九、栽培模式 79

十、出菇管理 84

第四节 庆元灰树花栽培技术 86

一、生产工艺流程 86

二、栽培季节 87

三、栽培品种 87

四、栽培方法 87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92

一、农业防治措施 92

二、物理防治 93

第五章 金福菇栽培技术 94

第一节 概述 94

一、金福菇的分类地位 94

二、金福菇的营养价值 94

三、金福菇的栽培史 95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96

一、形态特征 96

二、生长发育条件 96

第三节 栽培技术 99

一、栽培季节 99

二、品种简介 99

三、培养基的配制 100

四、接种和发菌培养 103

五、栽培方法 103

六、出菇管理 104

七、病虫害的防治 105

第六章 姬松茸栽培技术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一、姬松茸的分类地位及分布 106

二、姬松茸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106

三、姬松茸的栽培史 107

第二节 姬松茸生物学特性 107

一、形态特征 107

二、生活史 110

三、生长发育条件 111

第三节 姬松茸栽培技术 113

一、品种简介 113

二、栽培场地 114

三、栽培季节 114

四、栽培原料与配方 115

五、发酵处理 115

六、接种和发菌培养 117

七、栽培方式 120

八、出菇管理 121

九、病虫害防治 123

第七章 真姬菇栽培技术 128

第一节 概述 128

一、分类地位及分布 128

二、营养与保健价值 128

三、栽培现状 129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29

一、形态特征 129

二、生活史 130

三、生长发育条件 131

第三节 季节性栽培技术 132

一、栽培季节 132

二、培养基的配制 132

三、灭菌 133

四、接种和培养 133

五、出菇场地准备 134

六、出菇管理 135

七、采收 136

八、病虫害的防治 136

第四节 工厂化栽培技术 137

一、真姬菇工厂化生产设施、设备 138

二、工厂化栽培工艺流程 140

三、工厂化栽培常用配方 141

四、操作方法 141

第八章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144

第一节 概述 144

一、分类地位及分布 144

二、营养保健价值 144

三、栽培历史与现状 145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46

一、形态特征 146

二、生长发育条件 146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47

一、栽培设施条件 147

二、栽培模式 148

三、栽培季节 148

四、品种选用及菌种质量要求 149

五、原辅材料 150

六、培养料配方及原料处理 150

七、播种和发菌培养 151

八、覆土管理 152

九、出菇管理 152

十、采收及二潮菇管理 153

十一、加工、包装与贮运 153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153

一、防治原则 153

二、主要防治对象 154

三、防治方法 154

四、质量安全控制 154

第九章 鸡腿菇栽培技术 156

第一节 概述 156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 156

二、营养与保健价值 156

三、栽培历史与现状 157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57

一、形态特征 157

二、生长发育所需条件 158

第三节 鸡腿菇菌种制作 159

一、母种制作 159

二、原种及栽培种制作 160

第四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160

一、鸡腿菇栽培品种 160

二、栽培方式 161

三、栽培季节 161

四、栽培原料及培养基配方 161

五、栽培操作程序 162

第五节 病虫害防控技术 167

一、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167

二、病害防治 168

三、虫害防治 168

第十章 黄伞栽培技术 170

第一节 概述 170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 170

二、营养与保健价值 170

三、人工栽培现状 171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172

一、形态特征 172

二、生长发育条件 172

第三节 黄伞菌种培养 174

一、母种的制备 174

二、原种、栽培种培养 174

第四节 栽培方法 175

一、栽培方式与出菇季节 175

二、栽培操作程序 175

三、培养基配方 175

四、拌料、装袋 176

五、灭菌 176

六、接种 176

七、发菌管理 177

八、出菇管理 177

九、采收 179

附件 白灵菇等级规格NY/T1836—2010 180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