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变迁  兼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地位
  • 作 者:田松青著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381871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1章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7

1.3 本书的逻辑思路和基本内容 13

1.4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5

1.5 本书的创新之处 17

第2章 文献综述 19

2.1 引言 19

2.2 农民进城就业研究综述 19

2.3 农民进城就业政策研究综述 28

2.4 劳动力市场分割文献综述 39

2.5 小结 61

第3章 我国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演进概述 64

3.1 引言 64

3.2 禁止农民进城就业政策的形成和演进 65

3.3 允许—控制农民进城就业政策的形成和演进 72

3.4 引导农民进城就业政策的形成和演进 78

3.5 小结 80

第4章 国家策略与农民进城就业政策的演进 81

4.1 引言 81

4.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82

4.3 国家目标与禁止农民进城就业政策 84

4.4 国家目标与允许—控制农民进城就业政策 92

4.5 国家目标与引导农民进城就业政策 100

4.6 小结 110

第5章 农民进城就业策略选择与制度均衡 111

5.1 农民进城就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111

5.2 禁止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农民的策略选择与制度均衡 113

5.3 允许—控制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农民的策略选择与制度均衡 118

5.4 引导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农民的策略选择与制度均衡——“民工荒”、“返乡潮”背后的多元选择 125

5.5 小结 144

第6章 企业的策略选择与制度均衡 145

6.1 引言 145

6.2 禁止农民进城就业阶段企业的“服从”策略 145

6.3 允许—控制农民进城就业阶段企业的“非法”用工 149

6.4 引导农民进城就业阶段企业的“理性”雇用 159

6.5 小结 167

第7章 农民进城就业政策评价——内生性制度与外生性制度的冲突与互补 168

7.1 引言 168

7.2 禁止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外生性制度强制下的低效率 168

7.3 允许—控制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外生性制度与内生性制度冲突下的低效运行 175

7.4 引导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内生性制度与外生性制度的互补与冲突 189

7.5 小结 192

第8章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地位的实证分析 194

8.1 引言 194

8.2 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 194

8.3 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验证 196

8.4 小结 220

第9章 基本结论、政策建议和展望 223

9.1 基本结论 223

9.2 政策建议 226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33

参考文献 236

后记 251

图1-1 本书的逻辑思路 14

图1-2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图 17

图5-1 引导进城就业阶段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博弈 143

图6-1 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工作—闲暇选择比较 152

图6-2 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家务劳动—市场劳动选择比较 153

图6-3 国家控制农民进入的经济分析 157

图7-1 1952~2007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 172

图7-2 1952~2006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173

图7-3 1952~2007年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 174

图7-4 1952~2006年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175

图8-1 不同类型单位就业的正规性程度 199

表1-1 进城就业农民工数量 2

表3-1 1949年至195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66

表4-1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比较 102

表4-2 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品分类 106

表5-1 禁止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国家和农民博弈的效用矩阵 117

表5-2 允许—控制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国家和农民博弈的效用矩阵 123

表6-1 中国历年工业企业单位数 146

表6-2 禁止农民进城就业阶段国家和企业之间博弈的效用矩阵 148

表6-3 控制农民进城就业阶段企业和国家之间博弈的效用矩阵 157

表6-4 引导农民进城就业阶段企业与国家之间博弈的效用矩阵 165

表7-1 农业集体生产中农民间博弈的效用矩阵 170

表7-2 进城就业农民工作搜寻博弈的效用矩阵 179

表7-3 控制农民进城就业阶段企业之间雇用博弈的效用矩阵 183

表8-1 1997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分布和小时工资 200

表8-2 2000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分布和小时工资 201

表8-3 2004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分布和小时工资 201

表8-4 2006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分布和小时工资 202

表8-5 1997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等基本特征 204

表8-6 2000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等基本特征 204

表8-7 2004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等基本特征 204

表8-8 2006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等基本特征 205

表8-9 1997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就业单位获得:Multinomial logit模型估计结果 207

表8-10 2006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就业单位获得:Multinomial logit模型估计结果 209

表8-11 1997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实际和估计就业单位分布 211

表8-12 2006年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实际和估计就业单位分布 212

表8-13 1997年农村户口劳动力不同就业单位者的工资方程估计结果 213

表8-14 1997年城镇户口劳动力不同就业单位者的工资方程估计结果 214

表8-15 2006年农村户口劳动力不同就业单位者的工资方程估计结果 215

表8-16 2006年城镇户口劳动力不同就业单位者的工资方程估计结果 216

表8-17 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差异的分解结果 21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