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彭以槐编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9229284
- 标注页数:350 页
- PDF页数:36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9 ≥35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教语文与学语文 1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1
第二节 主体和主导 5
〔例一〕一次教学实验钱梦龙 6
〔导引〕 8
第三节 语文教学原则 11
〔例二(见本章〔例一〕)〕一次教学实验钱梦龙 12
〔导引〕 12
第四节 教学模式举隅 15
〔例三〕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 16
〔导引〕 16
〔例四〕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 17
〔导引〕 17
〔例五〕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18
〔导引〕 18
〔例六〕潘凤湘的“教读法” 20
〔例七〕刘朏朏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 22
〔导引〕 23
〔例八〕单元教学课堂简录林受桂 24
第五节 学法指导述略 27
〔例九〕魏书生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28
〔导引〕 32
第六节 教学手段现代化 34
〔例十〕《看云识天气》课堂实录李慧琳 34
〔导引〕 36
〔例十一〕自录朗读磁带 刘寿公 37
〔导引〕 37
第二章 阅读教学 40
第一节 阅读教学概述 40
第二节 阅读教学要领 43
一加强基础,着眼能力 43
〔例一〕《一件珍贵的衬衫》课堂教学实录李肖萍 44
〔导引〕 52
二以读为本,训练语感 62
〔例二〕《春》课堂教学实录 于漪 63
〔导引〕 72
三把握整体,品读部分 76
〔例三〕《谈骨气》课堂实录徐振维 77
〔导引〕 88
四启发引导,发展思维 91
〔例四〕《愚公移山》课堂实录钱梦龙 91
〔导引〕 107
〔例五〕宁鸿彬《七根火柴》教学纪要王序良 113
〔导引〕 119
第三节 阅读教学艺术采英 122
〔例六〕气氛终于活跃了 洪镇涛 123
〔导引〕 124
〔例七〕十个“最”字驱严寒沈宝良 125
〔导引〕 126
〔例八〕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 彭以槐 127
〔导引〕 128
〔例九〕我紧紧握住他的手胡明道 128
〔导引〕 129
〔例十〕红军“抢”饭吃 彭以槐 129
〔导引〕 130
〔例十一〕“妙不可言”魏凤传 130
〔导引〕 131
〔例十二〕“小扣”还是“猛扣” 陈海霞 131
〔导引〕 131
〔例十三〕缪老师妙语解“喵” 陈海霞 132
〔导引〕 132
〔例十四〕不协调的音符周来宏 132
〔导引〕 132
〔例十五〕破题而入魏凤传 133
〔导引〕 133
〔例十六〕余味无穷的课尾 张刘祥 133
〔导引〕 134
〔例十七〕“我们的卫星上天了”彭以槐 134
〔导引〕 135
第三章 作文教学 137
第一节 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向 137
一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37
二探索作文教学科学体系,建立科学的训练序列 139
三训练形式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化 141
四重视学生修改文章能力的提高 142
第二节 作文教学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43
一教作文与教做人 143
〔例一〕点燃他们的思想火花——提高差班学生作文成绩的尝试韩立峻 143
〔导引〕 148
二写什么和怎么写 151
〔例二〕观察与思考 卢若帆 152
〔导引〕 154
〔例三〕观察与感受刘连元 156
〔导引〕 160
三模仿与创造 162
〔例四〕我是怎样组织学生写《童年故事》的梁积耀 163
〔导引〕 167
税放”与“收” 169
〔例五见本章〔例四〕〕我是怎样组织学生写《童年故事》的 梁积耀 170
〔导引〕 170
第三节 作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172
一命题与拟题 172
〔例六〕出题前后的断想 张泽恩 173
〔导引〕 175
〔例七〕往深处想一想居志良 177
〔例八〕学生拟题训练李世贤 178
〔导引〕 179
二导写和运思 180
〔例九〕一次看图作文的导写 张丽馨 180
〔导引〕 184
〔例十〕记一次初中作文指导课 陈克桢 184
〔导引〕 187
〔例十一〕应用文教学“八步法”——以教学启事为例孙章埂 188
〔导引〕 194
〔例十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沈正元 195
〔导引〕 199
三批改与自改 200
〔例十三〕作文评语五弊董菊初 200
〔导引〕 206
〔例十四〕作文“自改”初探张孝纯张国生张锋先 209
〔例十五〕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魏书生 214
〔导引〕 219
四讲评与反思 220
〔例十六〕平凡之中见深意——《一件小事》习文讲评于漪 220
〔导引〕 225
第四章 听说教学 231
第一节 必须加强听说训练 231
第二节 培养听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32
〔例一〕我是怎样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的张富 232
〔导引〕 236
〔例二〕徐振维的口语训练 陈文高 239
〔导引〕 246
〔例三〕口语训练的方法和命题姚竹青 249
〔导引〕 253
〔例四〕语文活动课的几种优化形式评介俞越龙 253
〔导引〕 259
第五章 语文课外活动 261
第一节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261
〔例一〕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 261
〔导引〕 262
〔例二〕我在中学时代的创作 刘绍棠 263
〔导引〕 266
第二节 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67
〔例三〕我们怎样指导课外阅读上海市虹口中学语文教研组 267
〔导引〕 271
〔例四〕文学,在这里起步——南通市中学文学社团调查报告莫惠昌 273
〔导引〕 278
〔例五〕我们是如何开展课外活动的喻旭初 279
〔例六(见第四章 〔例四〕)〕语文活动课的几种优化形式评介俞越龙 281
〔例七〕语文游艺活动 281
〔导引〕 283
第六章 备课指要 287
第一节 立足整体 287
一学习教学大纲 288
〔例一〕新大纲的指导思想 张锐 288
〔导引〕 289
二通览全册教材 289
〔例二〕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说明》 290
〔导引〕 292
三研究单元目标 294
〔例三〕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单元提示》 294
〔导引〕 295
第二节 吃透两头 296
一钻研单篇课文 296
〔例四〕要学“庖丁解牛”法徐金海金正扬 296
〔导引〕 300
二了解学生实际 303
〔例五〕目中有人卢元 303
〔例六〕学生篇姚竹青 306
〔导引〕 312
第三节 设计教法 313
一选定教学方法 314
〔例七〕两种设计 两种效果——《项链》教学谈柳印生 314
〔导引〕 316
〔例八〕《一件小事》教学设计三则 蔡澄清 319
〔导引〕 323
二几项常规设计 326
(一)导语设计 326
〔例九〕《春》的导语于漪 327
〔导引〕 327
(二)板书设计 329
〔例十〕徐振维《谈骨气》板书 329
〔导引〕 330
(三)练习设计 333
〔例十一〕钱梦龙自编《愚公移山》练习题 333
〔导引〕 333
第四节 编写教案 334
〔例十二〕《向沙漠进军》教案徐正荣周岳杨瑞华 335
〔导引〕 342
〔例十三〕《美猴王》教案钟冬文 344
〔导引〕 347
后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