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为了明天更美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读本
  • 作 者:中宣部宣传教育局等组织编写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0827715
  • 标注页数:119 页
  • PDF页数:1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28 ≥1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2

1.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 2

2.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 3

3.坚持教育和保护的基本原则 5

4.坚持早期预防、从小抓起的原则 8

5.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进行犯罪预防 12

6.加强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矫治 15

7.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 17

8.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职责 18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20

1.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0

2.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 23

3.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28

4.未成年人对法制教育的误区 30

5.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责任 33

6.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责任 34

7.公安机关的教育责任 35

8.其他社会组织的义务 36

三、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38

1.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含义 38

2.旷课与夜不归宿的危害 39

3.携带管制刀具的后果 42

4.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的后果 44

5.偷窃行为的危害 46

6.参与赌博的危害 48

7.淫秽读物和音像制品的危害 51

8.吸烟、酗酒的危害 51

9.参加不良团伙的危害 53

10.教唆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教职员工应受的处理 55

四、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58

1.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种类 58

2.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的行为 59

3.淫乱、色情活动 60

4.多次偷窃的行为 63

5.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财物的行为 64

6.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66

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68

8.工读教育 69

9.收容教养 71

五、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74

1.未成年人自我防范的目的 74

2.未成年人自我防范的意义 75

3.未成年人防范自身犯罪的三道防线 78

4.受到遗弃、虐待如何寻求保护 79

5.勇于举报发生在身边的犯罪行为 83

6.保护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不受报复 86

六、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88

1.要重视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 88

2.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原则 89

3.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诉讼权利 90

4.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 91

5.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 92

6.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宣传报道的特殊规定 93

7.监管机关对被监管的未成年人的职责 94

8.对未成年犯罪人的非监禁刑 94

9.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缓刑和假释 95

10.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的升学就业 97

七、法律责任 100

1.父母放任孩子的违法行为要负法律责任 100

2.父母不得让未成年的孩子独自居住 101

3.接到未成年人被教唆犯罪的报案,公安人员必须及时处理 102

4.向未成年人提供出售有暴力淫秽内容的书籍、光盘等是违法行为 103

5.游戏厅不挂“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标志是违法的 104

6.引诱未成年人进行违法活动是教唆犯罪 105

7.禁止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提供条件 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8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