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褚潇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0495550
- 标注页数:295 页
- PDF页数:31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0 ≥29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 1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素材 8
第一章 明末至清中叶基督教艺术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20
第一节 耶稣基督画像的展现及反应 22
一 基督宗教画像的流布方式 25
二 反应 30
第二节 从祈福标记到宗教符号 35
一 无名者耶稣基督 35
二 《程氏墨苑》的成年基督 38
第三节 符号的意义扭结与呈现 44
一 十字架与救赎 44
二 《诵念珠规程》与《天主降生出像经解》中的十字架耶稣 48
第四节 符号表现形式的微调 52
第二章 内地会传教画的耶稣基督形象 59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制作者 60
第二节 寓言叙事的中心与边缘 65
第三节 寓言叙事中的救赎母题 70
第三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耶稣基督形象 80
第一节 天兄耶稣之所指 84
一 奇梦叙述中的天兄耶稣 84
二 拜上帝教的神功崇拜 88
第二节 天兄耶稣之谱系 96
一 家族伦理与人间基督 97
二 差遣的单数形式 100
三 差遣的复数形式 102
第三节 天兄耶稣之经世 106
一 差遣的经世特征:代赎 106
二 差遣之空间性分析视野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108
三 差遣之时间性分析视野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116
第四章 19世纪反教漫画中的耶稣基督形象 120
第一节 民俗性符号的二元结构 121
一 乡绅群体话语的符号学分析 121
二 反教画中符号的身份分析 126
第二节 强化二元性符号结构的外在要素 128
一 耶稣符号的情绪分析 128
二 二元结构斥力之加深 131
第三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一) 135
一 “非基督徒/基督徒”和“人/兽”之二元对峙 136
二 猪作为符号的权力疆界分析 142
三 民间传言的符号方式 145
第四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二) 151
一 清末教案:非理性背后之理性 151
二 反教运动的知识论基础 156
第五节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耶稣基督形象(三) 158
第五章 《天路历程》中文版的耶稣基督形象 164
第一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一) 168
一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形式 169
二 《天路历程》不同版本的修辞学 170
第二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二) 175
一 “门”的隐喻性转义 175
二 《天路历程》之章回体叙事 176
第三节 《天路历程》的民族志修辞学(三) 179
第四节 《天路历程》的本体性修辞学 187
第五节 《天路历程》的本土性修辞学 195
第六章 士山湾画馆与耶稣基督形象 207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和美的深描 210
一 耶稣基督形象的深描 211
二 美的形式之情景相关分析 216
第二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空间形式重塑 221
第三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内在空间形式 228
第四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外在空间形式 232
一 耶稣基督形象与有位格的人 232
二 美的符号与记忆的治疗 236
结论 243
第一节 耶稣基督形象的变形:本土性意识的多维呈现 243
一 主动方变形 245
二 接收方变形 249
第二节 代赎意识与自我救赎意识:变形过程中的张力 254
第三节 还原为本土性意识的本土化问题 261
参考文献 275
中英文摘要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