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美)叶文心著;冯夏根,胡少诚,田嵩燕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0161273
- 标注页数:419 页
- PDF页数:43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9 ≥4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语文与学识 1
一、中国高校中英语的使用 3
二、翻译与写作:文化优先性问题 4
三、内地的英语教学 9
四、20世纪20年代北京的国学 11
五、北京以外的国文教学 14
六、雅文化与朴学的严谨 17
七、解读国学家:文化、民族与考证 20
八、清华大学1933年国文入学考试公案 23
第二章 圣约翰大学与上海资产阶级文化 28
一、上海:社会景观 30
二、上海:文化环境 33
三、圣约翰大学的成立:宗教的还是世俗的? 35
四、英语压倒汉语:“商业和科学的基督教文明” 39
五、圣约翰大学的社会成分 40
六、“团队精神”:上海资产阶级的文化风格 43
七、民族主义的挑战 48
第三章 从地方士绅书院到中产阶级大学 57
一、交通大学与技术官僚精英的崛起 60
二、工科学校中国学的地位 63
三、上海的本国私立大学之起源 66
四、中国公学和私立学校的商业化 71
五、复旦公学 73
六、南京与高等教育的政治气候 76
七、知识分子圈的政治 78
八、对抗南京:中产阶级学校和自由主义政治 81
九、中产阶级大学的两难困境 82
第四章 上海大学和革命理想 85
一、上海大学:神话与现实 90
二、激进大学的诞生 92
三、大革命前革命实践活动的经费筹措 95
四、连接教室与街头 98
五、对学问的激进批评 100
六、革命的学业规划 102
七、通俗社会主义及其激进追随者 105
八、事后追忆与历史过程的比较 108
九、暴力的结局 110
第五章 党化教育 112
一、自由放任、欣欣向荣:国民党统治前的上海 114
二、控制和调配:国民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 115
三、党化和中山大学模式 116
四、党化和政府对大学的渗透 119
五、南京与省城文化 120
第六章 大学生活之代价 124
一、大萧条后的失业及大学生缺乏就业能力 127
二、学杂费 133
三、缴费和收费 136
四、文凭工厂 138
五、作为文化和政治问题的生活风格 141
六、封闭校园中有规律的生活:燕京与清华 143
七、受监护:上海私立大学的学生生活 144
八、体育运动 146
九、北京大学和穿着中式长袍的穷学者 148
十、长袍、西装和制服 152
十一、各种形象的并置 155
第七章 “异乡”:后五四时期的校园思潮 157
一、绝望的深渊:文学视角 160
二、幻灭与孤独的阶级性:一场争论 161
三、渴望爱情:巴金的《灭亡》 164
四、绝望感的剪影:两种观点 165
五、道德共同体的缺失 167
六、处在无情的宇宙中:大学生的人生观 169
七、忧郁美学的复兴 170
八、反传统主义 171
九、不幸福的家庭 173
十、逃入爱和科学 175
十一、自我和社会的对立 177
十二、自我、社会、技术和近代化:国民党的解决方案 178
十三、公与私的融合:革命者的观点 180
十四、审美主义的道德观 183
十五、最终的悲剧 187
注释 197
文献缩略语 300
参考文献 301
专业术语 345
索引 354
译后记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