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
  • 作 者:万辅彬,韦丹芳,孟振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093550
  • 标注页数:352 页
  • PDF页数:36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7 ≥3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传统工艺 1

第一节 传统工艺与人类文明 1

第二节 传统工艺与文化多样性 2

第三节 中国古籍中的传统工艺 3

一、《考工记》 3

二、《天工开物》 4

三、《梓人遗制》 5

四、《髹饰录》 5

五、王祯《农书》 6

六、《新仪象法要》 6

七、《梦溪笔谈》 7

八、《多能鄙事》 8

九、《清代匠作则例》 8

第四节 近年来中国研究传统工艺的主要成果与研究方法 9

一、文献整理 9

二、《中国传统工艺全集》 11

三、传统工艺的调查 19

四、用科技考古方法对传统工艺的研究 36

五、新研究方法的引入 41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与科技人类学 45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是什么 45

一、什么是文化 45

二、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47

三、人类学的传统分类 54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学科理念与方法 56

一、文化整体观 56

二、文化相对论 56

三、文化普同观 57

四、文化适应 58

五、文化整合 59

六、文化人类学的方法 59

第三节 田野调查方法在传统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60

一、田野调查方法在传统工艺研究中的优势 60

二、田野调查方法的具体应用 62

第三章 国内外的科技人类学研究 66

第一节 传统人类学危机 66

一、消逝的原始社会 66

二、谁来支持研究 67

三、走出人类学田野 68

第二节 科学实验室的民族志 68

一、物理与人理 69

二、科技与人文 69

第三节 西方科技人类学代表作 71

第四节 中国语境中的科技人类学(上) 72

一、科技人类学概念引入中国 72

二、国内学者对科技人类学的理论探讨 74

三、科技人类学个案研究 82

四、两次科技人类学会议 87

第五节 中国语境中的科技人类学(下) 98

一、中国语境中的科技人类学研究特点 98

二、科技人类学中国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103

三、科技人类学的未来 106

第六节 国内科技人类学的代表作 107

一、黄世杰:《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 107

二、田松:《神灵世界的余韵》 111

三、叶继红:《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 114

四、秦红增:《桂村科技》 118

第四章 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研究 121

第一节 传统工艺与地方性知识 121

一、地方性知识的由来、特点及研究现状 121

二、传统工艺中的地方性知识 126

第二节 传统工艺与社区经济 224

一、从业者的经济收入 225

二、商贩与传统工艺 239

三、政府收入与传统工艺 243

四、旅游与传统工艺 245

第三节 传统工艺的文化功能 250

一、作为民族、区域文化符号的传统工艺 250

二、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 255

三、传统工艺研究是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263

第四节 传统工艺与人际关系 264

一、生产中的男女分工 264

二、村落内部的人际关系 275

三、村落之间的关系 289

第五节 传统工艺与女性 292

一、技术与性别 292

二、传统工艺中的女性角色与定位 295

三、女性与传统工艺的传承困境 317

第六节 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320

第五章 余论 332

附录:近年来中国科技人类学研究概况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342

后记 351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