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科学发展观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科学发展观研究
  • 作 者:李兴山,梁言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3543289
  • 标注页数:447 页
  • PDF页数:45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9 ≥44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篇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背景和理论依据 21

第一章 国外发展实践与发展理论的演变 23

第一节 传统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 23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局限性 27

第三节 国外发展观理论的演变 38

第二章 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6

第二节 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51

第三节 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从我国实际出发 5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发展中的集中体现 62

第一节 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6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发展内涵和意义的科学回答 6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发展目的和动力的科学回答 7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发展方式和要求的科学回答 75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80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我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8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 90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98

第二篇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实质 107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09

第一节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109

第二节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 116

第三节 正确处理好涉及我国发展全局的各种重大关系 123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33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 133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实践依据 142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147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实现途径 152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61

第一节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161

第二节 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的协调关系 169

第三节 坚持走可持续的文明发展道路 178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89

第一节 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科学内涵 189

第二节 统筹兼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194

第三节 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基本要求 201

第三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11

第九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 213

第一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213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物质基础 217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的政治方向 220

第四节 改革开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源泉 224

第十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保证 229

第一节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229

第二节 目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 234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加强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240

第十一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证 251

第一节 加快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51

第二节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5

第三节 全面推进其他各领域的体制改革 260

第十二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保证 266

第一节 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核心 266

第二节 提高领导班子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272

第三节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277

第四篇 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 285

第十三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287

第一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87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和思路 293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302

第十四章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09

第一节 生态文明及其基本特征 309

第二节 传统工业化道路及其局限性 314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其实现途径 324

第十五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333

第一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333

第二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 338

第三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41

第十六章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46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举措 346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352

第三节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做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时并举 360

第十七章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69

第一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369

第二节 推进社会建设必须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373

第三节 全面协调推进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 376

第十八章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386

第一节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依据 386

第二节 实施区域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 392

第三节 优化国土开发完善区域政策 401

第十九章 统筹人与自然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08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要求 408

第二节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前一项紧迫性任务 414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径选择 420

第二十章 统筹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28

第一节 统筹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428

第二节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435

第三节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40

后记 447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