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石油生产安全理论与应用
  • 作 者:周思柱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68679
  • 标注页数:236 页
  • PDF页数:24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6 ≥2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石油生产工程行为安全理论与应用第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基于行为的事故预防相关定义 2

1.2.1 事故 2

1.2.2 行为 2

1.2.3 行为结果 3

1.2.4 行为矫正 3

1.2.5 行为强化 4

1.2.6 惩罚 4

1.2.7 行为消失 5

1.2.8 刺激控制 5

1.2.9 安全行为 5

1.2.10 安全文化与安全氛围 6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6

1.3.1 安全管理的历史发展 6

1.3.2 行为安全的概念 7

1.3.3 行为安全效果 8

1.3.4 行为安全方法总结 11

1.3.5 国内行为安全研究实施情况 13

第2章 行为矫正技术 14

2.1 行为矫正理论基础 14

2.1.1 前提促发行为 15

2.1.2 行为结果促使行为发生 15

2.1.3 行为结果的时限、可预见性和重要性影响 17

2.1.4 行为观察和反馈对行为的影响 18

2.2 行为矫正技术 19

2.2.1 塑造 19

2.2.2 刺激控制的促进和转移 20

2.2.3 行为技能训练方法 22

2.2.4 差别强化 23

2.2.5 前提控制法 26

2.2.6 泛化的促进 28

2.3 行为的观测和记录 29

2.3.1 定义目标行为 29

2.3.2 记录的准备工作 29

2.3.3 选择记录方法 30

2.3.4 选择记录工具 31

2.3.5 反应 33

2.3.6 观察者信度 33

2.4 行为矫正研究方法 34

2.4.1 通过功能评估理解不安全行为 34

2.4.2 行为矫正实验设计 37

2.4.3 多基线设计 39

2.4.4 建立行为矫正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41

第3章 钻井作业关键安全作业行为识别 43

3.1 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43

3.2 钻井作业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44

3.2.1 钻井作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统计 44

3.2.2 钻井作业井喷事故年度统计分析 45

3.3 试验研究对象及方法 45

3.4 钻井作业关键安全作业行为识别 47

3.4.1 钻井作业不安全行为识别 47

3.4.2 钻井作业关键安全行为识别 52

第4章 钻井作业事故预防的行为矫正试验设计及实施 57

4.1 行为矫正方法设计意义 57

4.2 设计原理 57

4.2.1 试验区组设计 57

4.2.2 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58

4.3 钻井作业行为矫正实验设计 59

4.4 钻井作业行为矫正实验 59

4.4.1 试验前期准备 59

4.4.2 试验过程 63

第5章 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67

5.1 试验结果 67

5.1.1 试验行为观察及因素显著性分析 67

5.1.2 行为矫正观察数据显示 68

5.1.3 试验期间安全行为指数SI总体变化 72

5.1.4 试验钻井队与正常井队SI变化、“三违”次数对比 73

5.1.5 实验钻井队与其在上一年度同期的“三违”次数、事故关系的比较 73

5.1.6 管理层安全理念得到提升和员工安全参与意识提高 75

5.2 讨论 76

5.2.1 行为矫正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 76

5.2.2 员工对不安全行为矫正方法的态度 77

5.2.3 试验可信性讨论 77

第二篇 石油生产工程安全评价与应用第6章 危险源辨识与预防 79

6.1 概述 79

6.1.1 辨识的主要内容 79

6.1.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80

6.1.3 危险源辨识的分类 82

6.2 钻井工程危险源辨识 86

6.2.1 概述 86

6.2.2 钻井危险性 88

6.2.3 钻井危险源辨识 89

6.3 联合站危险源辨识 115

6.3.1 概述 115

6.3.2 联合站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 116

6.3.3 介质危险性分析 116

第7章 安全评价模式 143

7.1 概述 143

7.1.1 基本概念 143

7.1.2 安全评价的定义 144

7.1.3 安全评价的目的 144

7.1.4 安全评价的作用 145

7.1.5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程序 145

7.1.6 安全评价的分类 147

7.1.7 安全评价的依据 149

7.1.8 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 152

7.2 安全检查表 156

7.2.1 安全检查表的形式 156

7.2.2 安全检查表的作用 157

7.2.3 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157

7.2.4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157

7.2.5 安全检查表的运用 158

7.2.6 安全检查表的结果分析 159

7.2.7 安全检查表的适用范围 160

7.3 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160

7.3.1 模糊综合评价 161

7.3.2 权向量A的确定 162

7.3.3 单因素模糊关系矩阵R的确定 164

7.3.4 模糊合成算子 167

7.3.5 评价等级的确定 168

7.3.6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适用范围 169

7.4 危险指数评价 169

7.5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77

7.5.1 方法的由来 177

7.5.2 方法介绍 177

7.5.3 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范围 179

第8章 典型石油生产工程项目安全理论及风险评价 180

8.1 联合站的安全评价 180

8.1.1 联合站安全检查表 180

8.1.2 联合站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 195

8.1.3 联合站安全性道化学评价 199

8.1.4 评价结果分析 201

8.2 钻井的安全评价 202

8.2.1 某钻井安全检查表 202

8.2.2 钻井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 217

8.2.3 钻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221

参考文献 223

附录 227

附录A 安全行为矫正试验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 227

附录B 塑造应用示例 227

附录C 刺激控制的促进和转移应用示例 229

附录D 行为技能训练应用示例 230

附录E 差别强化应用示例 231

附录F 前提控制法应用示例 232

附录G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233

附录H 关井程序 233

附录I 钻井队HSE监督关键安全检查行为描述 234

附录J 钻井队外来人员入场教育内容 235

附录K 钻井队演习程序 23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