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鲁迅小说诗学结构引论
  • 作 者:曹禧修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92078
  • 标注页数:277 页
  • PDF页数:30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3 ≥2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走出边界的阐释 1

一 阐释的边界性 1

二 “从形式分析进入意义” 5

三 从小说叙述学回到小说修辞学 14

四 小说修辞学框架中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26

五 一种研究思路 34

上篇 39

第一章 叙述的假定性与智情双结构 39

第二章 铁屋子结构 46

第一节 封建思想传统与中国思想传统 47

第二节 “启蒙”与铁屋子结构 60

第三章 铁屋子结构的发现与智情双结构的设置 62

第一节 理想的困境、思想的深化与铁屋子结构的发现 62

第二节 “诊者”与“治者”的角色分离 68

第三节 时间的魔杖与心灵的支点 75

第四节 时间及角色分离意识与智结构及情结构 79

第五节 双向度的时间意识与智情双结构 86

第六节 智情双结构与鲁迅内在的心理需求 89

第四章 读者意识与智情双结构 97

第一节 鲁迅的读者意识 97

第二节 “怎么写”与“为谁写” 103

第三节 鲁迅的读者意识与小说阅读“门槛”的设置 109

第四节 鲁迅的读者意识与两个相反向度上的力 114

下篇 121

第五章 话语与结构:言说的双主体 121

第一节 结构作为言说的主体 121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理论资源 124

第三节 序文结构与智情双结构 127

第六章 《狂人日记》与智情双结构 131

第一节 序文结构与情结构“叙事契约”的签订 131

第二节 狂人视点与反复暗示的修辞技巧 134

第三节 类偏执狂患者的医学特征与登岸舍筏的修辞手段及情结构交流活动的运行机制 137

第四节 “代数”的修辞方法与狂人形象的激活机制 146

第五节 否定的主题词与智结构对话框架的构建 150

第六节 “意味”蕴涵在癫狂与清醒超常的反比例结构中 152

第七节 封套结构与通向结构的认识之途 155

第八节 黑夜与月夜的象征结构 161

第九节 单向度的线性思维方式与复杂的铁屋子结构 162

第十节 情结构与智结构的修辞策略 166

第七章 《阿Q正传·序》与智情双结构 170

第一节 “蘑菇文章”中的文章 171

第二节 纠缠·模糊·空白·特征 174

第三节 “你们笑自己!” 185

第八章 《伤逝》与智情双结构 190

第一节 《伤逝》的三层否定性结构 190

第二节 涓生和子君:否定传统者却被传统所否定 195

第三节 子君:在父亲的家门外仿佛找回的“自我”却又丢失在丈夫的家门内 201

第四节 《伤逝》:对“伤逝者”的伤逝 210

第五节 涓生:逃避忏悔的忏悔者 213

第九章 “否定之否定”结构 221

第一节 《端午节》:“差不多”背后有玄机 221

第二节 《孔乙己》:长期被误读的经典 226

第三节 在多重否定中抵达意义深度 230

第十章 《示众》的空间结构 238

第一节 《示众》:异常艰难的接受史 238

第二节 《示众》的空间结构 241

第三节 结构中的日常生活及其精神内涵 244

第四节 看客心态:国民劣根性的渊薮 247

第十一章 封套结构和反比结构 251

第一节 封套结构 251

第二节 反比结构 254

参考文献 268

后记 27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