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电影、政治、知识分子和产业  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
  • 作 者:裴亚莉,饶曙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90074
  • 标注页数:336 页
  • PDF页数:33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9 ≥3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电影的内容和形式 5

第一节 新中国国营电影制片厂、新的电影叙事范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确立 6

第二节 张骏祥:喜剧电影、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以及新中国电影理论 25

第三节 “文革”电影作为电影为政治服务的极端表现 48

第四节 谢飞:将电影当作重建精神家园的武器 60

第二章 谢晋:让电影成为电影 77

第一节 谢晋和谢晋电影中的现实 79

第二节 电影精神之一:写爱情 91

第三节 电影精神之二:电影的喜剧性和谢晋电影的喜剧潜流 114

第四节 谢晋电影中的性问题 129

第三章 新中国电影与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149

第一节 《小城之春》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中国电影的现代性 150

第二节 1956—1959年沈浮电影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76

第三节 张暖忻、杨延晋和吴贻弓电影的知识分子视角 193

第四节 黄建新作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记录和分析 226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五代电影与电影产业的文化基础 242

第一节 电影作为“民族寓言”和20世纪90年代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语境 244

第二节 冯小刚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本土经验 254

第三节 张艺谋电影:发掘银幕民俗和民族文化中的市场可能 265

第四节 陈凯歌与电影的商业化牢笼 288

结语 一种期望 313

参考文献 32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