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大学传承
  • 作 者:刘慧群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4308285
  • 标注页数:216 页
  • PDF页数:22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5 ≥2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 民族文化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7

(一)民族文化与文化事实 7

(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 12

(三)原生态文化与民间非物质文化 19

(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26

二 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运行机制 35

(一)民族与文化的发生发展 35

(二)民间非物质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运行 43

(三)传承人是民间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49

(四)传习人—传承人的养成是大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63

三 现代性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调适与传承 66

(一)文化有适应变迁的能力 66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性”的实质—教育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问题溯源 72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危机 81

(四)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自适应与发展 82

四 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教育价值 87

(一)民族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价值 87

(二)伦理道德教育价值 89

(三)知识与智慧教育价值 90

(四)个性教育价值 91

(五)审美教育价值 93

(六)和谐教育价值 96

(七)历史教育价值 98

五 对文化负责:大学的使命 100

(一)大学的文化特性 100

(二)大学文化的功能 102

(三)对文化负责:大学的文化理性和使命 104

(四)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造的作用 110

六 大学教育的文化生态失衡 116

(一)“实用主义”大学教育的文化表征与文化生态失衡 116

(二)民族非物质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偏离与失落 119

七 大学对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生态性建构 121

(一)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脱节的现状 121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 121

(三)文化的民族性与大学教育的生态文化建构 122

八 大学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29

(一)大学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 129

(二)大学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 135

(三)大学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 139

(四)大学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146

九 大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153

(一)大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 153

(二)大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 161

(三)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整合 168

十 非物质文化进入大学教育的尝试 176

(一)我国大学教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概述 176

(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84

(三)高校课程设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188

(四)怀化学院办学特色:“非遗”选项的研究与实践 200

参考文献 21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