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以蒙古族为例
  • 作 者:包贵荣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5109791
  • 标注页数:256 页
  • PDF页数:27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4 ≥2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理论与研究 1

序 1

第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念 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涵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5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2

三、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17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20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保护意义 24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25

二、保护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28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宗旨 3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宗旨 35

二、与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宗旨相关联的几个问题 41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原则 45

一、拯救第一的原则 46

二、分层次保护的原则 52

三、长效保护的原则 55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61

一、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现实基础 62

二、世界其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 64

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67

第六章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 73

一、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所面对的主客观因素 74

二、构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的必要性 76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的构建 76

下篇 调研与考察 84

第七章 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庙会与民俗宗教文化考察 84

一、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庙会与不同民族民俗宗教的融合 85

二、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庙会与民族民间文学 89

三、民俗宗教活动形式的现代嬗变 91

四、民族地区村落庙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与保护措施 92

第八章 土尔扈特蒙古人及民族服饰的族群标识与非物质文化形态 98

一、骁勇善战“东归”英雄——土尔扈特蒙古人 99

二、蒙古族服饰的物态形式与族群标识功能的历史演变 101

三、土尔扈特蒙古人服饰的物质形态与习俗文化特征 105

四、民族服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与保护措施 112

第九章 民歌的历史渊源与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考察 119

一、我国民歌的历史渊源、特点与社会功能 120

二、我国民歌主要分布地区——西部少数民族民歌的消亡与拯救现状 123

三、蒙古族民歌的重要形式——长调、呼麦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考察 126

第十章 成吉思汗祭祀的历史文化本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63

一、成吉思汗祭祀的历史文化本源 165

二、成吉思汗祭祀的主要内容以及所反映的祭祀文化的多样性 183

三、成吉思汗祭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 196

第十一章 蒙古族婚俗礼仪历史探源与传承保护现状考察 207

一、蒙古族婚俗礼仪的历史探源 208

二、蒙古族传统婚俗礼仪在现代生活中的演绎与传承考察 212

三、城市蒙古人对蒙古族婚俗礼仪的崇尚、传承与嬗变 234

四、蒙古族婚俗礼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 238

附录 245

参考文献 252

后记 25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