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
  • 作 者:许纪霖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118057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自序 1

第一编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 3

第一章 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 3

一从“士绅社会”到“知识分子社会” 4

二“知识分子社会”的公共网络:学校、社团与传媒 11

三 为何重建社会重心失败? 25

第二章“少数人的责任”: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35

一“既有思想之中等社会” 36

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士大夫’” 45

三 德性、知识与公共舆论 56

四 平民主义与精英主义的吊诡结合 66

第三章 现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 75

一 现代中国两种不同的公共领域 76

二 上海公共领域的形成 84

三 公共领域的最初结构以及演变 89

四 对公众舆论的自我理解 96

第四章 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 104

一 都市空间网络 106

二 管理型公共领域与批判性公共领域 108

三 都市知识分子的特征 110

四 知识分子共同体与公共交往 116

第五章 从特殊走向普遍: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 119

一 专业和媒体知识分子的出现 120

二 知识界的讨论与重建公共性的努力 123

三 普遍知识分子的虚妄性 130

四 特殊知识分子是否可能? 140

五 一种从特殊到普遍的公共知识分子理想类型 145

第二编现代中国的思想传统 155

第六章 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155

一 修正的自由主义思潮 155

二 社会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157

三两类不同的自由主义者 160

四战后的自由主义运动 162

五 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164

第七章 在自由与公正之间: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 168

一 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危机 168

二 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之弊 174

三 计划经济的幻想 177

四 对自由的新的理解 180

五 社会公道的原则 184

六“师法英美”与“师法苏俄” 188

第八章 从国的境界到自然境界: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197

一 国的境界:“国家至上是世界时代精神的回音” 198

二 力的境界:“力乃一切生命的表征” 203

三 自然的境界:“最根本的东西是宇宙” 209

第三编 世俗时代的正当与善 219

第九章 公共正义的基础:研读罗尔之一 219

一 多元价值与社会整合 220

二 罗尔斯的横空出世 225

三 原始状态与重叠共识 229

四 为什么正当优先于善 235

五 作为正义基础的自由主义 239

第十章 全球正义的伦理基础:研读罗尔斯之二 246

一 万民法的底线人权法则 246

二 人权的多元文化渊源 250

三 万民法的伦理依据 255

第十一章 两个美国与政治自由主义的困境 261

一 美国的自由主义困境 261

二 为什么正当无法优先于善? 264

三 两个美国,两种宗教 266

第十二章在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之间 271

一 两种自由 275

二 两种民主 282

三 自由主义:“弱势的民主” 288

四共和主义民主的意义 291

五 第三种民主是否可能 296

六公共意志与集体认同 302

七 市民与公民 312

第十三章 世俗化与超越世界的解体 322

一 世俗化带来的物质救赎主义 323

二 超越世界解体之后 324

第十四章 世俗社会中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329

一 中国世俗化的历史演变 329

二 世俗社会的物欲主义 335

三 自我中心的无公德的个人 337

四 世俗时代的精神生活 341

五 公共文化与核心价值 345

第四编 新世纪语境中的启蒙及其反对者 353

第十五章 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353

一 启蒙面临的三大挑战 353

二 启蒙的内在复杂性 357

三 轴心文明与早期现代性 360

四 现代性的普世与多元 362

第十六章 近十年中国的历史主义思潮 366

一 从1980年代的普遍理性到1990年代启蒙的历史化 366

二 挑战普遍性:历史主义的兴起 370

三 争夺普遍性:以中国崛起为背景 378

第十七章 富强的崛起,还是文明的崛起? 390

一 走向富强:一次西方精神的胜利 391

二 文明的崛起:中国准备好了吗? 397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