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段亚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2212309
- 标注页数:364 页
- PDF页数:37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4 ≥3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
1.1.1 研究背景 3
1.1.2 研究意义 8
1.2 研究范畴 10
1.2.1 地域范围 10
1.2.2 研究对象 11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
1.3.1 国外聚落研究概况 13
1.3.2 国内传统聚落研究动态 16
1.4 抚河流域地区相关研究 28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31
1.5.1 研究内容 31
1.5.2 创新点 32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34
1.6.1 研究方法 34
1.6.2 研究框架 35
1.7 本章小结 36
2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形成背景 37
2.1 自然地理环境 39
2.1.1 抚河概况 39
2.1.2 地形地貌 41
2.1.3 气候特征 42
2.2 区位交通状况 43
2.2.1 区位条件 43
2.2.2 水运贸易通道 45
2.2.3 对外交通联系 47
2.3 历史文化背景 49
2.3.1 理学文化 49
2.3.2 科举文化 50
2.3.3 多元宗教信仰 53
2.4 社会经济背景 55
2.4.1 江右商帮兴衰 55
2.4.2 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 57
2.4.3 家族社会形态 59
2.5 抚河流域地区的宏观定位 60
2.5.1 抚河流域地区移民背景下的文化输出 60
2.5.2 临川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 62
2.5.3 抚州商帮是江右商帮的重要支撑 64
2.5.4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是赣派聚落的典型代表 65
2.6 本章小结 67
3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分布 69
3.1 概述 71
3.2 地理环境与传统聚落空间分布 73
3.2.1 传统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 73
3.2.2 传统聚落的地形空间分布特征 75
3.2.3 传统聚落沿水系空间分布特征 76
3.3 江右经济与传统聚落分布 78
3.3.1 商业经济与传统聚落 78
3.3.2 农耕经济与传统聚落 79
3.4 多元文化与传统聚落形态 81
3.4.1 临川文化与传统聚落形态 81
3.4.2 多元文化与传统聚落形态 82
3.5 传统聚落群形态与层级分布 82
3.5.1 传统聚落群体空间形态发展规律 82
3.5.2 传统聚落群体形态形成模式及分布特征 86
3.6 抚河水系对传统聚落形成发展的影响 92
3.6.1 水系对传统聚落社会发展的影响 92
3.6.2 水系对传统聚落生态环境的影响 94
3.7 本章小结 95
4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97
4.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理论构建 99
4.2 聚落环境匹配特征 103
4.2.1 选址与环境 103
4.2.2 形态类型 110
4.3 聚落整体形状特征 114
4.3.1 建成轮廓 114
4.3.2 图形特性 119
4.4 聚落空间结构特征 125
4.4.1 功能构成 125
4.4.2 秩序 131
4.4.3 尺度 137
4.5 聚落街巷组织特征 144
4.5.1 平面肌理 144
4.5.2 构成 148
4.6 聚落节点布置特征 157
4.6.1 祠堂 157
4.6.2 村庙 161
4.6.3 古井 166
4.6.4 古桥 167
4.6.5 古树 168
4.7 空间组织典型模式 169
4.7.1 村堡式 170
4.7.2 里外堡式 178
4.8 本章小结 181
5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建筑形态分析 183
5.1 抚河下游地区传统建筑形态特征 185
5.1.1 金溪县 185
5.1.2 宜黄县 210
5.1.3 其他县域概述 220
5.2 抚河上游地区传统建筑形态特征 225
5.2.1 南丰县 226
5.2.2 广昌县 243
5.2.3 其他县域概述 253
5.3 建筑群组合形态 257
5.4 本章小结 264
6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内外区域比较 265
6.1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区内比较 267
6.1.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267
6.1.2 传统建筑形态特征 270
6.2 与赣东北地区的徽派聚落比较 274
6.2.1 生成背景比较 275
6.2.2 传统聚落形态比较 278
6.2.3 传统建筑形态比较 283
6.3 与赣江流域吉安地区聚落比较 290
6.3.1 生成背景比较 290
6.3.2 传统聚落形态比较 293
6.3.3 传统建筑形态比较 298
6.4 本章小结 306
7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309
7.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概述 311
7.1.1 自然地理因素 312
7.1.2 社会人文因素 315
7.2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320
7.2.1 传统聚落宏观分布与其影响因素 320
7.2.2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其影响因素 322
7.2.3 传统建筑形态与其影响因素 328
7.3 本章小结 334
8 总结与展望 337
8.1 主要研究结论 339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43
8.2.1 研究不足 343
8.2.2 研究展望 344
附录 抚河流域地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及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截至2016年12月) 349
参考文献 351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