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楼嘉军著
- 出 版 社:上海:文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7413080
- 标注页数:319 页
- PDF页数:33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4 ≥3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城市娱乐业的初兴与演变 1
第一节 城市娱乐发展背景 3
一、经济发展与城市娱乐功能培育 3
二、人口增长与城市娱乐市场孕育 6
三、交通、电力建设与城市娱乐环境优化 7
第二节 城市娱乐的初兴(1840~1890) 16
一、洋娱乐的导入 16
二、传统娱乐活动方式的转轨 20
三、城市娱乐中心的移动 24
第三节 城市娱乐形态的转型(1900~1920) 28
一、娱乐形态艰难转型的历程 28
二、娱乐转型时期的诸多特征 45
三、城市娱乐形态转型的原因 48
第二章 城市娱乐业的鼎盛时期 51
第一节 30年代城市娱乐体系的现代性 53
一、高度成熟的城市娱乐体系 53
二、娱乐设施结构调整的现代性趋势 56
三、大众化的娱乐市场 65
四、娱乐文化的品牌和形象 75
第二节 娱乐场所分类分析 83
一、戏院 83
二、电影院 86
三、游乐场 90
四、舞厅 93
五、公园 102
六、茶馆 108
七、酒吧和咖啡馆 111
八、赌博场所 116
九、色情场所 126
第三章 城市娱乐业的兴衰交替 133
第一节 外患内扰:城市娱乐业由盛而衰 135
一、从“一二八”到“八一三”:娱乐业的两次灾难 135
二、经济危机波及和“新生活”运动影响 140
三、市场竞争与娱乐企业的经营困境 145
第二节 30年代中后期:煎熬中的娱乐业 151
一、从天蟾舞台上座率看戏剧演出市场的衰弱 151
二、从金城电影院上座率看电影市场的萧条 158
三、从百乐门舞厅的转手看舞厅发展的波折 162
第三节 “孤岛时期”娱乐业恢复性繁荣 165
一、城市娱乐业的短暂繁荣 165
二、“孤岛”困境中的城市娱乐业 167
第四章 娱乐区的空间结构 175
第一节 组合与分离:城市中央娱乐区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 177
一、破茧而出:中央娱乐区的诞生 177
二、城市娱乐区布局结构 187
三、一个发现:娱乐区空间距离的分隔规律 192
第二节 娱乐区业态分布特点分析 196
一、中央娱乐区业态构成特征 196
二、次中心娱乐区娱乐业态构成分析 202
第五章 娱乐业的经营主体和影响力 215
第一节 娱乐业的构成性质和经济影响力 217
一、娱乐业构成形式和投资规模 217
二、娱乐业的经济影响力 220
第二节 娱乐业经营主体分析 228
一、娱乐业经营者:从外商到华商的转换 228
二、粤商:从洋行买办到娱乐业经营者 231
三、帮会:从经营烟、赌、娼到投资娱乐业 234
第三节 娱乐业对社会就业和文化建设的影响 240
一、娱乐业的就业拉动力 240
二、娱乐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 250
第六章 市民娱乐生活透视 255
第一节 工资收入、闲暇时间与娱乐 257
一、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调整 257
二、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 264
第二节 人口构成特征和娱乐多元性 270
一、人口构成:移民对娱乐影响的两重性 270
二、年龄构成:人口年轻化的市场意义 276
三、性别构成:男性化主题的娱乐内涵 279
四、职业构成:娱乐倾向的多元化 287
第三节 市民娱乐行为的特征和倾向 294
一、电影院分级和观众的区域分布特征 294
二、娱乐场游客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297
三、从娱乐场所设施的使用看游客的娱乐倾向 300
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