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制裁思路
  • 作 者:于志刚丛书主编;潘新睿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9388242
  • 标注页数:176 页
  • PDF页数:19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9 ≥17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信息时代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与法律挑战 4

第一节 网络与恐怖主义犯罪的时代结合 5

一、信息网络的发展与网络空间的形成 5

二、信息时代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产生与范畴界定 8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解读 18

第二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引发的现实问题考察 23

一、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范围无限扩大 24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指向对象无限增加 27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危害性无限倍增 28

第三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对刑事立法的挑战 30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网络空间化引发刑法评价体系的滞后 30

二、独狼恐怖主义犯罪背后推手的制裁缺失 34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无国界化引发的犯罪扩张与反恐困境 37

第二章 恐怖主义犯罪的网络空间化及刑法评价困境 44

第一节 恐怖主义犯罪的网络空间化与危害性解读 44

一、恐怖主义犯罪网络空间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4

二、恐怖主义犯罪网络空间化的危害性剖析 49

第二节 恐怖主义犯罪的网络空间化对现有刑法的挑战 52

一、刑事政策的滞后:网络在反恐实践中的应用不足 52

二、刑事立法的滞后:网络因素在恐怖主义犯罪评价中的缺失 54

第三章 网络背景下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治困境与刑法短板 58

第一节 恐怖主义犯罪的形态变化:独狼的产生与发展 58

一、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历程 59

二、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当前现状与背后诱因 60

第二节 传统刑法防治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局限性分析 65

一、传统刑法制裁恐怖主义犯罪的罪名体系 66

二、传统刑法对于独狼的推动者存在评价困境 72

第四章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无国界性与制裁体系的缺憾 79

第一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跨疆域性解读 80

一、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对象的无国界性 80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行为的无国界性 82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危害后果的无国界性 84

第二节 现有国际公约制裁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滞后 85

一、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国际公约的现状梳理 86

二、现有国际公约面临的挑战和司法困境 89

第五章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制裁体系完善与发展方向 96

第一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空间化的立法与司法回应 97

一、预防性立法的思路借鉴:“打早打小”刑事政策的确立 97

二、立法的努力方向:强化网络因素在恐怖主义犯罪评价中的地位 100

三、以网络为反恐工具:推动线上反恐与线下反恐相结合 104

第二节 独狼恐怖主义犯罪问题的立法解决与罪名完善 108

一、网络传播特定思想行为的评价思路与入罪化 108

二、网络传播“中性”技术帮助行为的评价思路与入罪化 114

第三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国际公约的完善思路 118

一、“恐怖主义”认定的优化:推动中国思路在国际反恐公约中的体现 119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原则:实害联系原则的应有认可 123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制裁的国际协助:司法协助与技术合作的双重路径 127

第四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制裁体系的整体构建 132

一、《反恐法》与刑法在制裁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层面的契合 132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制裁的程序法进路与完善 136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配套防治体系的域外借鉴与建构 152

结语 159

参考书目 161

后记 17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