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黑龙江省呼兰区耕地地力评价
  • 作 者:李大伟,顾显权,王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09231078
  • 标注页数:216 页
  • PDF页数:22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9 ≥2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1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1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

二、土地资源概况 1

三、自然气候与水文地质条件 3

四、农村经济概况 5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7

一、农业发展历史 7

二、农业发展现状 7

第三节 耕地利用与养护的历史回顾 18

一、自然开发与原始粗放耕作阶段 19

二、过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结合阶段 19

第二章 耕地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 21

第一节 立地条件状况 21

一、地形地貌 21

二、成土母质 22

三、土壤侵蚀类型及土壤侵蚀程度 25

第二节 农田基础设施 28

第三章 耕地土壤类型、理化性质与面积分布 31

第一节 耕地土壤分类 31

一、呼兰区耕地土壤分类系统 31

二、呼兰区耕地土壤新旧土类检索 33

三、呼兰区耕地土壤新旧亚类检索 33

四、呼兰区耕地土壤新旧土属检索 34

五、呼兰区耕地土壤新旧土种检索 35

第二节 呼兰区土壤的分布规律 36

一、黑土分布区 36

二、草甸土分布区 36

三、黑钙土分布区 36

四、新积土和风沙土分布区 37

第三节 呼兰区土壤类型、形成过程与分布 37

一、黑土类 38

二、黑钙土类 48

三、草甸土类 51

四、风沙土类 59

五、新积土类 60

第四章 耕地地力调查 63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内容 63

一、调查方法 63

二、调查内容及步骤 65

第二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66

一、物理性状 66

二、化学性状 66

第三节 数据库的建立 67

一、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67

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67

第四节 资料汇总与图件编制 68

一、资料汇总 68

二、图件编制 68

第五章 耕地土壤属性 69

第一节 有机质、酸碱度及大量元素 69

一、土壤有机质 69

二、土壤pH 71

三、土壤全氮 74

四、土壤碱解氮 76

五、土壤有效磷 78

六、土壤全磷 80

七、土壤速效钾 82

八、土壤全钾 84

第二节 土壤微量元素 85

一、有效锌 85

二、有效铜 87

三、有效铁 89

四、有效锰 90

第三节 土壤物理性状 91

一、土壤容重 91

二、土壤孔隙度 92

第四节 呼兰区土壤养分性状评述 92

一、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 93

二、呼兰区土壤养分基本情况 93

第六章 耕地地力评价 107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107

一、综合因素研究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107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107

三、应用GIS支持的自动化评价方法的原则 107

第二节 耕地地力评价原理和方法 107

一、确定评价单元 108

二、确定评价指标 108

三、评价单元赋值 110

四、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110

五、确定指标权重 115

六、计算耕地地力生产性能综合指数 117

七、确定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分级方案 118

第三节 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119

一、一级地 120

二、二级地 123

三、三级地 125

四、四级地 127

第七章 中低产田提档升级措施 130

第一节 中低产田类型 130

第二节 中低产田障碍因素产生的原因 130

一、自然因素 130

二、人为因素 131

第三节 中低产田改良利用措施 131

一、水土流失型中低产田地力改良利用 131

二、低洼易涝型中低产田地力改良利用 132

三、瘠薄型低产田地力改良利用 132

四、中低产田地力改良利用分区 133

第八章 区域配方施肥 137

第一节 区域耕地施肥区划分 137

一、坡岗地黑土施肥区 137

二、低洼地草甸土施肥区 137

三、洪泛区新积土施肥区 137

第二节 地力评价施肥单元的确定 138

第三节 不同施肥区施肥配方的推荐 138

一、坡岗地黑土施肥区施肥推荐 138

二、低洼地草甸土施肥区施肥推荐 139

三、洪泛区新积土施肥区施肥推荐 140

第四节 因土配方施肥 140

一、建立养分分级数据库 141

二、配方施肥查询表 141

三、施肥单元配方实例 142

第九章 种植业布局专题报告 144

一、概况 144

二、开展专题调查的背景 144

三、调查方法与内容 145

四、调查结果与土地不同分区作物适宜性 145

五、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147

六、种植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148

七、对策与建议 148

第十章 玉米适宜性评价报告 150

一、概况 150

二、玉米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 150

三、玉米适宜性评价结果 158

四、玉米不同适宜性分析 159

附录 162

附录1 呼兰区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162

附录2 呼兰区村级养分状况 17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