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晓勇主编;何辉,韩育哲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11335
- 标注页数:316 页
- PDF页数:34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9 ≥3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大国的寂寞 1
一 中国何时获奖的三种观点 2
二 思考的维度 6
三 日本作为镜子 7
四 问题和主题 10
五 本书的主要内容 14
第一篇 经济学和诺贝尔奖 19
第一章 何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19
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 19
二 奖项的特征和获奖者的分析 22
第二章 拥有诺贝尔奖的经济学:符号、成就与问题 41
一 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争议 43
二 数学和“沉闷的皇后” 51
三 经济学的全球化与经济学家的自负 59
第三章 那些经济思想的幽灵: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 70
一 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 70
二 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 86
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与中国 95
第二篇 经济学和中国奇迹 109
第四章“经世济民”: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发展 109
一 中国的经济学人 109
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计划经济 123
三 计划到市场的荆棘之路 130
四 变革与良药:经济学和中国改革开放 137
五 经济学帝国主义:科斯与中国 147
第五章 重构象牙塔: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理论研究 155
一 浦山先生的背影 156
二 现代经济学的引入和发展 158
三 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展和国际比较 162
四 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华人经济学家 174
第六章 中国经济学奖项兼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比较 180
一 中国的经济学奖项 182
二 中国经济学奖项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比较 191
第三篇 瞧瞧他们:借鉴和前行 203
第七章 日本的镜鉴 203
一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理论、经济研究 203
二 日本的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 220
三 日本经济学家为何无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33
四 日本案例的价值 240
第八章 经济学家由此破茧:美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研究 243
一 经济学家由此破茧:美国名校经济学训练的目标与框架 243
二 美国经济学教育和学术研究体系 257
第九章 奏出经济学的交响乐 270
一 一些总结 270
二 中国经济学的自我认知 273
三 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一些想法 277
四 结语 286
附录 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2016) 288
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