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理论与实践
  • 作 者:高晓旭著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4633905
  • 标注页数:182 页
  • PDF页数:19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1 ≥18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其研究现状 4

1.3 本章小结 11

2煤矿本质安全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12

2.1 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 12

2.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15

2.3 指标隶属函数的建立 22

2.4 本章小结 26

3人员本质安全 27

3.1 煤矿人员素质现状 27

3.2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28

3.3 人失误的原因分析 29

3.4 人的可靠性分析 31

3.5 人可靠度计算 33

3.6 人安全性系统模糊状态分析 34

3.7 人本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8

3.8 实例分析 41

3.9 本章小结 42

4设备本质安全 44

4.1 设备故障及影响因素 44

4.2 设备系统可靠性数据 46

4.3 设备系统本质安全性分析 47

4.4 设备维修性的提高 53

4.5 煤矿机器设备的本质安全 55

4.6 设备本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63

4.7 实例分析 64

4.8 本章小结 65

5环境本质安全 66

5.1 作业环境 66

5.2 地质环境 70

5.3 本质安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74

5.4 职业安全 77

5.5 实例分析 78

5.6 本章小结 80

6煤矿危险源辨识及相关理论探讨 81

6.1 危险源理论 81

6.2 煤矿危险源辨识 82

6.3 多层递阶特征分析 89

6.4 基于因素空间理论的煤矿危险源信息表述 91

6.5 煤矿危险源三维多粒度结构模型 92

6.6 煤矿危险源因素空间 94

7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100

7.1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100

7.2 本质安全文化 107

7.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 110

7.4 实例分析 114

7.5 本章小结 116

8煤矿本质安全评价指标与模型 117

8.1 基于BP神经网络模糊评价模型 117

8.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煤矿本质安全评级模型 124

8.3 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简介 127

8.4 煤矿本质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128

8.5 本章小结 129

9实例应用分析研究 131

9.1 煤矿概况 131

9.2 煤矿本质安全建设状况 134

9.3 本质安全评价 135

9.4 本章小结 145

10南梁煤矿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 147

10.1 系统功能分析 147

10.2 系统设计与工作流程 148

10.3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159

10.4 软件功能及操作 165

10.5 研究效果分析 171

10.6 工作展望 173

参考文献 17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