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城市审美价值论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城市审美价值论
  • 作 者:刘祖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12215553
  • 标注页数:183 页
  • PDF页数:19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2 ≥1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全球化和多元论时代的城市审美困境 2

1.2核心问题:城市审美(审美价值)与功利性价值的关系何在 4

1.3研究目的:城市设计关注审美创造与价值表达 5

1.4文献综述:城市审美的研究现状与本书研究视角 6

1.5哲学预设与基本概念 8

1.6逻辑难题与研究方法 11

第2章 审美与城市审美 15

2.1从“美的本质”到“审美” 16

2.1.1古代实体观念中的“美的本质” 18

2.1.2近代以来主体意识中的“审美” 20

2.1.3审美是无目的的活动,目的的实现使无目的的审美成为可能 29

2.2城市市美 31

2.2.1城市审美的客体:城市形态 31

2.2.2城市审美的特征:城市美与自然美、艺术美的区别 36

第3章 价值与城市形态 41

3.1价值与价值取向 42

3.1.1价值 42

3.1.2价值取向 48

3.2价值与城市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 50

3.2.1目的—手段关系 50

3.2.2非线性逻辑关系 52

第4章 基于价值视角的城市审美研究框架 55

4.1城市审美与功利性价值的关系 56

4.1.1城市审美的可能性条件 56

4.1.2可能性条件的两种结果 58

4.2城市建设领域的典型价值取向 58

4.2.1典型价值取向的选取 58

4.2.2典型价值取向的划分 60

第5章 典型价值取向与城市审美表征 61

5.1权力至上及其城市审美表征 62

5.1.1“权力至上”的价值取向 62

5.1.2城市审美表征一:中心性结构与等级结构 63

5.1.3城市审美表征二:极端秩序化 70

5.2功能至上及其城市审美表征 75

5.2.1“功能至上”的价值取向 75

5.2.2城市审美表征一:机械化的城市形态 77

5.2.3城市审美表征二:汽车主导的城市形态 81

5.2.4城市审美表征三:大片绿地中的建筑 87

5.3以人为本及其城市审美表征 91

5.3.1“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91

5.3.2城市审美表征一:功能空间交混 93

5.3.3城市审美表征二:步行城市形态 97

5.3.4城市审美表征三:城市空间灰色化 108

5.4颠覆经典及其城市审美表征 112

5.4.1“颠覆经典”的价值取向 112

5.4.2城市审美表征一:颠覆“永恒”的审美原则 114

5.4.3城市审美表征二:颠覆“稳定”的审美原则 118

5.4.4城市审美表征三:颠覆“整体性”的审美原则 121

5.5文化认同及其城市审美表征 125

5.5.1“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 125

5.5.2资本主义初期的“文化认同”及其城市审美表征 127

5.5.3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认同”及其城市审美表征 129

第6章 生态价值异化与城市审美变异 137

6.1生态价值与城市审美表征概述 138

6.1.1城市建设领域的生态价值 138

6.1.2城市审美表征概述:集约之美、共生之美、质朴之美 139

6.2生态价值异化与城市审美变异 146

6.2.1生态价值异化 146

6.2.2城市审美变异 149

6.3反思之路 155

第7章 基于价值视角的城市审美环境创造 157

7.1价值取向与城市审美环境的非线性关系 158

7.2基于价值视角的城市审美环境创造 158

7.2.1顺应当代主流价值取向的城市审美环境创造 160

7.2.2把握项目主要价值取向的城市审美环境创造 162

7.2.3整合多元主体价值取向的城市审美环境创造 165

主要参考文献 169

图片来源 176

表格来源 182

后记 18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