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唐代文学与竹林七贤
  • 作 者:刘小兵著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4535933
  • 标注页数:268 页
  • PDF页数:28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1 ≥26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竹林七贤故事在唐代的传播与接受概述 5

第一节 历史记忆:从《晋书》看唐代史家对竹林七贤故事的记述 6

第二节 文学记忆:唐代类书对竹林七贤故事的传播作用 9

第三节 童年记忆:从《蒙求》看唐人对七贤事迹的接受与传播 13

第二章 唐人对竹林七贤的集体追忆 18

第一节 “山阳”:唐人追忆七贤的符号 19

第二节 “竹林犹在”:唐人墓志中的七贤追忆 27

第三章 七贤的诗性与才情在唐代的嗣响 47

第一节 “奏嵇康之琴”:嵇琴流出的唐音 48

第二节 “阮氏逸韵”:阮啸在唐代的回响 57

第三节 “阮咸牌”琵琶在唐代的发现 67

第四章 仕与隐:不同的时代,共同的歌哭 75

第一节 “何事懒于嵇叔夜”:唐人对“嵇康之懒”的接受 76

第二节 从竹林之隐到“大隐隐朝市”:阮籍之隐对唐人的启示 84

第三节 重风神,也重功名:唐人对“山公之启”的价值认同 94

第四节 褒贬不一:唐人眼中的王戎之“俗” 99

第五章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唐人与竹林 107

第一节 竹林清风:唐人的咏竹诗文与“七贤想象” 108

第二节 白居易的“恋竹”情结与魏晋追寻 127

第六章 “我师嵇叔夜”:唐代文学与嵇康 136

第一节 “更师嵇叔夜”:唐人诗文中的“嵇康记忆” 137

第二节 “卧看中散论”:唐人对嵇康散文的接受 149

第七章 从正始之音到大唐歌者:唐人对阮籍《咏怀》诗的接受 160

第一节 “咏怀”范式的继承与开拓 162

第二节 “宗庄”“祖骚”“续雅”的接力 170

第三节 经典意象及经典句式的接受 173

第八章 “酒神精神”的传承:唐人对刘伶及其《酒德颂》的接受 184

第一节 唐人对“酒圣”刘伶的追忆与效法 185

第二节 游于醉乡的傲世者:“五斗先生”王绩 196

第三节 酒以全身的闲情人:“醉吟先生”白居易 205

第九章 “怀旧空吟闻笛赋”:唐人对《思旧赋》的接受 214

第一节 “邻人思旧情”:使事用典 215

第二节 “更赋山阳笛”:另赋新篇 224

结语 236

附录:“正始之音”考辨 239

参考文献 254

后记 26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