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
  • 作 者:刘传正,温铭生,刘艳辉,刘秋强,吕杰堂,郑勇,罗显刚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6102699
  • 标注页数:418 页
  • PDF页数:4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8 ≥4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概述 1

1.1 研究目标 1

1.2 研究工作基础 1

1.3 研究范围 2

1.4 研究内容 3

1.5 研究思路 5

1.6 评价体系 6

1.7 研究工作量 13

1.8 主要成果 14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 16

2.1 气候条件 16

2.2 地表水文 24

2.3 地形地貌 26

2.4 地层岩性 28

2.5 区域地质构造 30

2.6 断裂活动性 31

2.7 资源状况 34

2.8 社会人文 36

第3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7

3.1 宏观地震灾害特征 37

3.2 地震区地质灾害的宏观分布 41

3.3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发育度”研究 48

3.4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发育度”评价 87

3.5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对比分析 96

3.6 地震与地质灾害相关性研究 100

3.7 地震波特性与斜坡的变形破坏 112

第4章 地质灾害潜势度研究 140

4.1 地质环境因子体系 140

4.2 地质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154

4.3 “潜势度”评价模型 173

4.4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175

4.5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192

4.6 不同时段区域地质灾害潜势度对比分析 206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度研究 209

5.1 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模型 209

5.2 地质灾害引发因子 209

5.3 62个县(市、区)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211

5.4 11个县(市、区)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220

5.5 62个县(市、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225

5.6 11个县(市、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232

5.7 不同引发因素下地质灾害危险度对比分析 239

5.8 地震前后临界降雨判据对比分析 241

第6章 地质灾害风险度研究 250

6.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50

6.2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易损度评价 251

6.3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262

6.4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267

6.5 不同引发因素下地质灾害风险度对比分析 271

6.6 地质灾害危害度评价研究 273

6.7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277

6.8 单沟泥石流风险度评价 277

6.9 小结 287

第7章 重大地质灾害案例研究 289

7.1 地质灾害成因类型 289

7.2 四川都江堰五里坡滑坡研究 296

7.3 甘肃舟曲锁儿头滑坡研究 307

7.4 四川青川东河口滑坡成因与运动模式研究 328

7.5 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研究 355

7.6 四川绵竹文家沟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370

第8章 地质灾害决策支撑服务系统研发 386

8.1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386

8.2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393

8.3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398

8.4 系统开发小结 402

第9章 主要成果及进一步问题 403

9.1 主要成果 403

9.2 进一步问题 409

参考文献及资料 410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