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
  • 作 者:(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郭忠华,潘华凌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32776634
  • 标注页数:337 页
  • PDF页数:37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5 ≥3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致谢 1

序言 1

导论 1

书名缩略表 1

第一篇 马克思 1

第一章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3

国家与“真正的民主” 8

革命实践 11

异化与国民经济学理论 15

早期共产主义观 23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 26

唯物主义的主旨 30

前阶级体制 34

古代世界 38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起源 41

第三章 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49

阶级支配 51

阶级结构与市场关系 53

意识形态与意识 57

第四章 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64

剩余价值理论 64

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矛盾” 73

“贫困化”论题 77

积聚与集中 80

资本主义的超越 83

第二篇 涂尔干 89

第五章 涂尔干的早期著作 91

社会学与“道德生活科学” 93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的关注点 98

有机团结的发展 105

个人主义与失范 109

第六章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 112

自杀问题 112

“外在性”与“制约性” 117

解释性通则的逻辑 121

常态与病态 124

第七章 个人主义、社会主义与“职业群体” 129

与社会主义的冲突 129

国家的作用 134

民主与职业群体 136

第八章 宗教与道德准则 142

神圣之物的性质 144

祭典与仪式 149

知识的范畴 152

理性主义、伦理与“个人崇拜” 155

第三篇 马克斯·韦伯 161

第九章 马克斯·韦伯:新教与资本主义 163

早期的著作 164

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 169

新教禁欲主义的影响 173

第十章 韦伯的方法论著作 180

主观性与客观性 181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187

理想类型的建构模式 191

第十一章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196

解释社会学 196

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的定位 204

合法性、支配和权威 208

市场关系的影响:阶级与身份集团 219

第十二章 理性化、“世界宗教”与西方资本主义 226

宗教与巫术 227

印度和中国的神义论 231

世俗理性主义的蔓延 239

第四篇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理论 249

第十三章 马克思的影响 251

德国的社会与政治:马克思的立场 252

韦伯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关系 257

19世纪的法国: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265

涂尔干对马克思的评价 269

第十四章 宗教、意识形态与社会 277

马克思与韦伯: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问题 278

世俗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 289

马克思与涂尔干:宗教与现代个人主义 293

第十五章 社会分化与分工 302

异化、失范与“自然状态” 303

社会分工的未来 308

官僚制问题 313

结论 320

后记 马克思与现代社会学 325

参考书目 33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