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文化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文化
  • 作 者:麦哲难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218123646
  • 标注页数:700 页
  • PDF页数:73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732 ≥70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致谢 1

引言 1

跨地区的、本土的与都市的背景 5

文字生产:调和论与地方性 19

叙事框架 25

第一章 都会气象与自成一隅:省城与珠江三角洲 29

多元化的广州的新来者 30

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岛屿型乡镇和开阔沙田 55

结论 69

第二章 谢兰生的城市:嘉庆十五年至道光十年间(1810—1830)广州文化精英的日常社会活动 70

谢兰生和广州的流动世界 72

文人和赞助他们的商家 81

广州的书院和教师 95

文学会社与竞赛 107

结论 113

第三章 广州城的新地标:学海堂创建,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十年(1820—1830) 116

学海堂的古学考试 119

学海堂应试者的多元化网络 132

山堂:书院的建造 143

差异的话语:赞美学海堂 153

结论 160

第四章 重塑文化景观:历史,诗词,选集 163

本地历史 165

本地题材的诗歌 170

选集一:罗学鹏与《广东文献》 179

选集二:谭莹与《嶺南遗书》 189

结论 204

第五章 危机与重建中的学海堂、省城和珠江三角洲 207

新一代的延续性 209

与腹地相遇 218

重新确立城市文人文化 225

城市与腹地的重建策略 231

在重建中发展学海堂 236

进化中的书院系统与学海堂 244

结论 256

第六章 一位“江南客”:陈澧与广州的“汉宋调和论” 258

考证学实验 260

平衡江南与广州的身份认同 266

转型:陈澧对考证学的批评 270

“朱子好考证之学” 280

广州重建与考证学工程 289

结论 298

第七章朱“九江”:另类身份认同与珠江三角洲对省城的批判 300

九江乡 302

九江的宗族 308

儒林书院的士绅自治 315

朱次琦的广州教育与九江能动性 324

朱“九江”及其对广州城的批判 332

书写本土:族谱,选集,历史 340

结论 347

第八章 学海的思考:一个多元化式家庭的流动性与身份认同 350

流动性与城市精英 351

文本生产与本地身份认同 357

新时代的流动性与身份认同 363

学海堂学长,道光六年至同治二年(1826—1863) 377

参考书目 380

中文 380

英文 397

日文 413

索引 414

译后记 446

附录一 学海堂志&[清]林伯桐编、陈澧续编 449

附录二 学海堂考(附《菊坡精舍考略》)&容肇祖 487

附录三《学海堂集》目录 639

购买PDF格式(1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