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志平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307193185
- 标注页数:384 页
- PDF页数:39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3 ≥3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诸子与诸子学 1
第二节 诸子学研究边界的建立和超越 7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诸子学研究的现状和构想 30
上编 41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诸子学整体面貌 4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子学基本情况 4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子学发展历程 48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诸子创作 65
第一节 三国诸子创作 65
一、儒家类 65
二、道家类 73
三、法家类 75
四、名家类 77
五、杂家类 80
第二节 两晋诸子创作 83
一、儒家类 84
二、道家类 92
三、法家类 97
四、名家类 98
五、杂家类 99
第三节 刘宋诸子创作 109
一、道家类 109
二、杂家类 110
第四节 南齐诸子创作 111
一、儒家类 111
二、道家类 111
三、法家类 113
四、杂家类 114
五、农家类 115
第五节 萧梁诸子创作 115
一、儒家类 115
二、名家类 116
三、纵横类 117
四、杂家类 118
第六节 陈代诸子创作 122
一、道家类 122
二、杂家类 123
第七节 北朝诸子创作 123
一、北魏 123
二、北齐 128
三、北周 12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诸子研究 131
第一节《老子》研究 131
一、三国 134
二、两晋 141
三、刘宋 147
四、南齐 147
五、萧梁 148
六、陈代 150
七、北魏 151
八、北齐 152
九、北周 152
第二节《庄子》研究 160
一、两晋 166
二、刘宋 171
三、南齐 172
四、萧梁 172
五、陈代 173
六、北齐 174
七、北周 174
第三节 其他诸子研究 174
一、《墨子》研究 175
二、《韩非子》研究 187
三、《太玄》研究 193
四、其他诸子研究 200
五、诸子作伪与辫伪 204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诸子批评 215
一、诸葛亮与王弼的诸子批评 216
二、葛洪的诸子批评 219
三、崔祖思与萧绎的诸子批评 221
四、刘勰的诸子批评 222
五、佛教与子书批评 227
下编 233
第五章《金楼子》研究 233
第一节“三不朽”焦虑与《金楼子》的创作 234
第二节“一家之言”与《金楼子》 250
一、“一家之言”与“述作”传统 253
二、《金楼子》的编述方式 259
三、传统的编述式著述体例仍在延续 264
四、南北朝文化氛围与撰述体例 265
五、作者处理材料的方式 268
第三节《金楼子》与“私人化”写作 273
一、个人形象的凸显 274
二、谈学论道之书 283
三、“自比诸葛亮、桓温”的野心 286
第六章《刘子》研究 294
第一节《刘子》的作者是刘勰 294
一、关于《刘子》作者的激烈论争 294
二、“刘昼撰”的不可信 299
三、《刘子》文本显示是南方人作品 303
四、从《刘子》在唐宋的流行看其作者 306
第二节 刘勰晚年心态与《刘子》创作 320
第三节《刘子》的著述体例 326
一、兼采众书的著述体例 326
二、著述体例的统一 334
第四节《刘子》的思想 341
一、黄老学与《刘子》 343
二、《刘子》思想中的儒道互补 349
结语 366
参考文献 377
后记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