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物理教育研究丛书  中学物理能量学习进阶研究
  • 作 者:郭玉英主编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43582163
  • 标注页数:239 页
  • PDF页数:25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5 ≥2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能量”进阶框架的重要性 1

二、学习进阶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2

三、研究的问题 4

四、研究的价值 4

第一章 学习进阶概述 6

第一节 主要内涵和研究途径 7

一、学习进阶的主要内涵 7

二、学习进阶的研究途径 10

第二节 进阶框架的开发流程 13

一、构建学习进阶框架 13

二、开发测试题目 18

三、确定问题结果空间 20

四、形成实证证据 20

五、理论框架的修正与循环研究 22

第三节 进阶框架的效度保证 23

一、心理构造的无效成分来源 24

二、心理构造效度的维度 26

第四节 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 32

第二章 “能量”进阶框架的开发基础 38

第一节 人类对“能量”认识的演化 39

一、科学史上对“能量”认识的演化 39

二、对于“能量”的现代科学认识 42

三、本书中“能量”概念的含义 44

第二节 对学生“能量”认知的解释 46

一、认知理论:“框架理论”与“碎片理论” 46

二、内隐核心:学生的思维方式 50

三、外在表现:“能量”的迷思概念 53

四、本书中“认知”的含义 56

第三节 “能量”进阶研究的挑战 57

一、“能量”进阶的研究现状 57

二、“能量”进阶研究面临的问题 59

第三章 “能量”进阶框架的研究思路 61

第一节 研究的整体规划 62

第二节 进阶框架的构建 64

一、框架的构建 64

二、测试题目的开发 65

三、问题结果空间的构建方法 67

四、统计模型的选取 68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70

一、对数据的分析 70

二、对理论框架的修正与循环研究 73

第四章 “能量”进阶框架的理论建构 74

第一节 “能量”框架中进阶变量的选取 75

一、基本假设 75

二、原理、迷思概念和推理方式 78

三、进阶变量的确定 81

第二节 “能量”框架中进阶层级的确定 85

一、最低层级的确定 85

二、最高层级的确定 86

三、中间层级的确定 87

第三节 “能量”进阶框架的初步建立 91

第五章 对“能量”进阶框架的初步实证检验 95

第一节 数据收集:测验样本与题目的选取 96

一、研究样本 96

二、测试题目与试卷 96

第二节 编码标准:构建问题结果空间 100

第三节 数据分析:对“能量”进阶框架的反馈 103

一、对“‘能量’心理构造”的表征程度 103

二、测试题目的质量 104

三、理论框架的有效性检验 105

第六章 对“能量”进阶框架的调整与再检验 108

第一节 “能量”进阶框架的调整 109

一、调整的依据 109

二、调整后的“能量”进阶框架 111

第二节 测试工具的调整 114

一、测试内容 114

二、测试题目 116

三、题目访谈提纲 118

第三节 问题结果空间的调整 120

一、调整的说明 120

二、调整后的问题结果空间 121

第四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128

一、研究样本 128

二、测试对“能量”心理构造的表征程度 129

三、测试题目的质量 129

四、对“能量”进阶框架的实证有效性检验 138

五、对学生“能量”认知水平的说明 139

第七章 对“能量”框进阶架的微调与验证 143

第一节 “能量”进阶框架的微调 144

一、调整说明 144

二、调整后的结果 144

第二节 测试工具的调整 147

第三节 问题结果空间的调整 149

第四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160

一、研究样本 160

二、测试对“能量”心理构造的表征程度 161

三、测试题目的质量 161

四、对“能量”进阶框架实证有效性的检验 166

五、对学生“能量”认知水平的说明 167

第八章 具有实证有效性的“能量”进阶框架 171

第一节 最终形成的“能量”进阶框架 172

第二节 “能量”进阶框架的效度质量 174

一、“能量”进阶框架的内容效度 174

二、“能量”进阶框架的充分性效度 176

三、“能量”进阶框架的结构效度 178

四、“能量”进阶框架的可延拓效度 181

五、“能量”进阶框架的外部效度 183

六、“能量”进阶框架的结果效度 186

第三节 学生“能量”认知水平的发展现状 188

一、整体概括 188

二、具体描述 188

第九章 基于“能量进阶”的教学讨论 191

第一节 基于IQWST理论的能量进阶课程 192

一、课程目标的构成与组织 192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194

三、课程展开的切入点 195

第二节 课程设计实例 196

第三节 课堂活动中的交互策略 201

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 201

二、对互动模式的评析 204

参考文献 205

附录 216

附录1:第一轮测试题目 216

附录2:第二轮测试题目 219

附录3:第三轮测试题目 225

附录4:访谈题目 231

附录5:对实证结果的补充说明 23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