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大有党史文丛  “实践导向”及其双重意义  1935-1942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作 者:吴文珑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10182704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与内在逻辑 1

第一节 研究思路、命题与创新点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6

第三节 学术检视:方法论问题 19

第二章 新启蒙运动的兴起与落幕 23

第一节 运动何以兴起 23

一、“五四”后的文化与政治 24

二、“反革命”文化:国民党和日本 27

三、民族危机、文化统一战线与“新哲学” 32

第二节 救亡式启蒙:新启蒙运动的内在限制 37

一、陈伯达的最初呐喊 38

二、运动的自由、理性内涵 42

三、“文化作为政治的尾巴” 48

第三节“五四”记忆与中共意识形态建构 56

一、“五四”的资产阶级性 57

二、“五四”理论武器的贫乏 62

三、“五四”的大众化论述 65

四、小结:理论与政治的关系 70

第四节 余论:革命导向与启蒙任务的冲突 72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蕴再诠释 75

第一节“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历史背景的分析 75

一、命题的“前驱先路” 76

二、时代氛围和时代思潮 80

三、党内“本身的内在活动” 84

第二节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义特征 89

一、内涵的模糊性和抽象性 90

二、“实践导向”和功利主义 93

三、传统认知的感性和晦涩 96

四、小结:一个“有经有权”的概念 100

第三节 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2

一、再论“中国的特殊性” 103

二、“国营实业”及其合理性 109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 118

四、小结:“洞见”中的“不见” 124

第四节 余论:理论困境的反思与超越 125

第四章 学习运动中的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127

第一节 历史环境的“透视” 127

一、党员干部的理论缺失 128

二、社会需要的历史层面分析 132

三、政治文化生态图景概观 135

第二节 道德遗产的认识和学习 140

一、道德认知与批判“旧道德” 141

二、破旧立新:中共“新道德”的型塑 144

三、“新道德”与意识形态建构之互动 151

四、小结:道德构建的双重意义 156

第三节“建设大党”中的理论融合 157

一、列宁党建学说的承续 158

二、“理性趋向现代而情感又皈依传统” 165

三、小结:转换性的创造 170

第四节 余论:马克思主义、民粹主义和道德主义 171

第五章 结论 178

第一节 革命经验的延续 179

第二节 革命实践的局限 183

第三节 中共观念背后的中国和马克思主义背景 187

第四节 未完的思考 196

参考文献 201

资料来源 207

后记 20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