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任兰兰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3047708
- 标注页数:236 页
- PDF页数:26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3 ≥23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导 言 1
1.1 研究背景 2
1.1.1 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 2
1.1.2 老龄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实践需要 3
1.1.3 落实老龄事业发展方针政策的客观要求 4
1.2 研究意义 6
1.2.1 理论意义 7
1.2.2 现实意义 8
1.3 研究视角分析 10
1.3.1 国际和国内相结合 10
1.3.2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14
1.3.3 共性和特性相结合 15
1.3.4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特殊背景 16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7
1.4.1 研究框架 17
1.4.2 研究内容 18
1.5 数据来源 19
1.5.1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20
1.5.2 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 21
1.5.3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2
1.5.4 《中国统计年鉴》 23
1.6 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23
1.6.1 拟解决的问题 23
1.6.2 研究方法 24
1.7 本书章节安排 26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9
2.1 老龄事业发展相关指标体系述评 29
2.1.1 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述评 29
2.1.2 政府工作文件涉及对老龄事业发展的相关测评 32
2.1.3 老龄事业发展其他相关指标体系述评 38
2.2 老龄事业发展的单维度测评体系述评 41
2.2.1 老年健康测评体系 41
2.2.2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测评体系 43
2.2.3 老年社会参与测评体系 45
2.2.4 老年保障测评体系 47
2.3 指标体系研究范式与常见指标体系借鉴 49
2.3.1 指标体系研究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49
2.3.2 人类发展指数(HDI)相关借鉴 52
2.3.3 中国发展指数(RCDI)相关借鉴 54
2.4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55
3 老龄事业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 57
3.1 老龄事业的概念体系 57
3.1.1 老龄事业的含义 57
3.1.2 老龄事业的主要内容 64
3.1.3 老龄事业的主要性质 70
3.1.4 相关概念辨析 71
3.2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 74
3.2.1 老年社会保障 75
3.2.2 老年福利服务 76
3.2.3 老年社会救助 78
3.2.4 老年社会活动与权益 79
3.2.5 老龄事业投入 80
3.3 小 结 82
4 构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85
4.1 国际老龄行动计划对指标体系的理论借鉴 85
4.1.1 《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对理论框架的借鉴 86
4.1.2 《马德里行动计划》对评价标准的借鉴 89
4.2 老年期的健康理论 91
4.2.1 健康老龄化 93
4.2.2 积极老龄化 95
4.3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理论 96
4.3.1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97
4.3.2 ASHA指数 98
4.4 老年参与和社会支持理论 99
4.4.1 活动理论 99
4.4.2 生命历程的观点与生命周期理论 100
4.4.3 可持续发展观 101
4.5 老年保障理论 102
4.5.1 老年价值理论 103
4.5.2 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观点 104
4.6 小 结 106
5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109
5.1 构建原则和功能 109
5.1.1 构建原则 109
5.1.2 指标体系的功能 111
5.2 具体体系的建立 112
5.2.1 指标初选 112
5.2.2 指标检验和结构优化 113
5.2.3 指标阐释 114
5.3 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121
5.3.1 无量纲处理 121
5.3.2 权数设计 123
5.3.3 指数合成 124
5.3.4 数据支持 124
5.4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126
5.4.1 指标体系综合性较强 126
5.4.2 与相关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 127
5.5 小结 131
6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Ⅰ) 133
6.1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134
6.1.1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现状评价 136
6.1.2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 137
6.2 要素指数的结构分析 140
6.2.1 2014年要素指数的结构分析 140
6.2.2 2004年要素指数的结构分析 141
6.2.3 要素指数的省际纵向比较 142
6.3 要素指数的均衡分析 149
6.3.1 2014年要素指数的均衡状况分析 150
6.3.2 2004年要素指数的均衡状况分析 151
6.3.3 要素指数均衡状况的纵向比较 152
6.4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与相关发展指数的实证比较 154
6.4.1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154
6.4.2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与中国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158
6.4.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中国发展 162
指数的综合比较 162
6.5 小 结 164
7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Ⅱ) 167
7.1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区域特点 167
7.1.1 三大区域的划分依据 167
7.1.2 2014年三大区域老龄事业的总体比较 172
7.1.3 2004年三大区域老龄事业的总体比较 174
7.2 强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 176
7.2.1 强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整体状况 176
7.2.2 强势区域的健康水平 178
7.2.3 强势区域的生活质量 182
7.2.4 强势区域的参与水平 185
7.2.5 强势区域的保障水平 187
7.3 优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 190
7.3.1 优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整体状况 190
7.3.2 优势区域的参与水平 192
7.3.3 优势区域的保障水平 194
7.4 一般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 197
7.4.1 一般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整体状况 197
7.4.2 一般区域的生活质量 198
7.4.3 一般区域的保障水平 200
7.5 小 结 202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205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05
8.1.1 老龄事业的内涵 205
8.1.2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06
8.1.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208
8.2 提高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213
8.2.1 加快老龄事业的保障建设 214
8.2.2 调整完善退休年龄政策 216
8.2.3 统筹老龄事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218
8.3 本书创新和不足之处 220
8.3.1 本书主要创新点 220
8.3.2 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221
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