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记忆的纹理 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记忆的纹理  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 作 者:李红涛,黄顺铭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025204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绪论: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3

一、记忆的重量 3

二、从“历史事件”到“感情记忆” 7

三、相互缠绕的记忆场 12

四、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 18

五、文化创伤与集体认同 24

六、媒介创伤:问题意识与方法论 30

七、本书结构 35

第二章 从暴行到大屠杀1937—1948 41

一、1937年的两个片段 41

二、海外媒体:“地狱般的四天” 45

三、中国报章:“为匹夫匹妇复仇” 53

四、战后审判:“最恐怖的暴行” 65

五、审判报道:“历史上最黑暗之一页” 74

六、南京大屠杀纪念:“永不宜忘的一日” 84

第三章 耻化叙事与创伤建构1949—2012 97

一、引言 97

二、研究方法 99

三、“重新发现”南京大屠杀 101

四、耻化叙事与双重创伤 107

五、谁在说话? 117

六、结语 126

第四章 以数字标识“记忆之所” 131

一、引言 131

二、集群及其镶嵌与“场所作为集群” 134

三、研究方法 136

四、数字标识的空间化与意义生成 138

五、记忆实践及其脚本化 156

六、结语 169

第五章 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 177

一、引言 177

二、数字记忆的“镶嵌性” 180

三、案例背景与研究方法 184

四、构筑公祭空间 188

五、“生产”纪念公众 199

六、结语 212

第六章 赛博记忆的协作与争夺 219

一、引言 219

二、维基百科作为全球记忆空间 223

三、条目历史与记忆协作 226

四、记忆争夺:规则支配下的冲突与妥协 237

五、结语 251

第七章 结论:中介化与创伤过程 257

一、中介化与创伤叙事 257

二、文化创伤的中介化 263

三、进一步的研究 267

四、全球记忆与东亚和解 276

注释 282

参考文献 302

后记 31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