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咏史诗与历史小说
  • 作 者:潘晓玲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0591766
  • 标注页数:222 页
  • PDF页数:2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8 ≥2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咏史诗与历史小说述义 1

第二节 咏史诗与历史小说的文化关系 5

第一章 汉魏六朝咏史诗发展历程 10

第一节 先秦两汉咏史诗 10

第二节 魏晋六朝咏史诗 14

第二章 唐宋咏史诗发展历程 23

第一节 唐代咏史诗发展历程及其繁荣原因 23

第二节 宋代咏史诗发展历程 48

第三章 唐宋咏史新变及与通俗文学关系 56

第一节 晚唐咏史之雅俗分野 56

第二节 晚唐俗派咏史诗与讲史、历史小说 63

第三节 南宋咏史之雅俗交融 68

第四章 唐宋咏“列国”“三国”诗与历史小说 73

第一节 元明历史小说发展概况及诗文融合的叙事模式 73

第二节 唐宋咏“列国”“三国”诗的文化特质及影响 83

第五章 传播与接受(一):咏史诗的雅俗消长与小说文体的雅俗嬗变 97

第一节 咏史诗在历史小说中的雅俗消长 97

第二节 由咏史诗之消长看“列国”系列小说之雅化 108

第三节 化俗为雅的文学意义 114

第六章 传播与接受(二):咏史诗与历史小说的双向涵摄 120

第一节 叙事批评的构建——咏史诗在历史小说中的艺术功能 120

第二节 叙事者独特话语的建立——历史小说对咏史诗的反向涵摄 131

第三节 咏史诗进入历史小说的文学意义 137

第七章 个案研究(一):胡曾《咏史诗》与历史小说 144

第一节 讲史、历史小说中的胡曾咏史诗 144

第二节 俗文学地位的确立 165

第三节 影响渐微的原因 169

第八章 个案研究(二):周静轩咏史诗与历史小说 174

第一节 周静轩生平 174

第二节 静轩咏史诗与历史小说 178

第三节 “三国”系列小说嬗变视野中的静轩咏史诗 196

附录 201

附录一 周静轩咏史诗辑佚 201

附录二 元代历史剧中的咏史诗 210

参考文献 213

后记 22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