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稻作与史前文化演变pdf电子书下载 > 农业科学
稻作与史前文化演变
  • 作 者:吕烈丹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60786
  • 标注页数:356 页
  • PDF页数:36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7 ≥3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从传说到科学——中国谷物种植起源的研究历程 1

第一节 关于“神农”的传说 1

第二节 20世纪以前对中国栽培谷物起源的研究 3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对中国栽培谷物起源的研究 6

第四节 回顾与思考 9

第二章 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和方法 16

第一节 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 16

第二节 相关的自然科学理论 27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方法 33

第三章 野生稻 49

第一节 植物分类和生态环境 49

第二节 野生稻的观察 52

第三节 野生稻的采集实验 59

第四节 野生稻的种植实验 64

第五节 野生稻的利用 67

第六节 考古学研究中野生和栽培稻的辨识 70

第四章 栽培稻 73

第一节 植物分类和生态环境 73

第二节 栽培稻的对比观察 74

第三节 栽培稻的收割实验 80

第四节 栽培稻种形成的自然因素 81

第五节 人类的干预与栽培稻种的形成 83

第六节 从考古学资料看史前稻作技术 88

第五章 稻作的萌芽 93

第一节 气候与自然资源 93

第二节 地域与聚落 106

第三节 经济结构 112

第四节 社会结构 128

第五节 讨论 131

第六章 早期稻作社会 136

第一节 气候和自然资源 136

第二节 定居和人工建筑的出现 142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变化 167

第四节 社会结构的变化 202

第五节 讨论 212

第七章 发展期稻作社会 218

第一节 气候、环境与自然资源 218

第二节 稻作的发展和聚落的变化 229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变化 236

第四节 社会结构的变化 251

第五节 讨论 258

第八章 成熟期稻作社会 261

第一节 气候、环境与自然资源 261

第二节 稻田、聚落与“城”的出现 272

第三节 经济结构的变化 283

第四节 社会结构的变化 304

第五节 讨论 317

第九章 结语 320

第一节 稻作起源、自然与文化 320

第二节 稻作与聚落模式的变化 324

第三节 稻作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326

第四节 稻作与社会结构的变化 328

第五节 艺术品的生产与社会结构变化 333

参考文献 335

Abstract 354

后记 355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