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高海珑著
- 出 版 社: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8700481
- 标注页数:411 页
- PDF页数:42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3 ≥4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活态神话”研究综述 1
二、研究对象、相关成果概述 8
三、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 20
第一章 豫东、豫北火神神话的记忆模式 33
第一节 “神话记忆模式”概念的提出 33
第二节 物象记忆模式:火神庙 35
一、神像 38
二、庙宇建筑、文字与壁画 42
第三节 行为记忆模式:祭祀仪式 44
一、祭祀时间 48
二、祭祀组织 49
三、祭祀程序 52
四、祭祀形式 54
第四节 语言记忆模式:口头叙事 61
一、口头叙事类型分析 62
二、口头叙事类型阐释 88
第五节 “神话记忆模式”的演化 93
第二章 火神庙的重构 97
第一节 社会情势下庙宇外形的重建 98
一、庙宇重建概述 98
二、庙宇形式与社会情势 101
第二节 “香童”与庙宇神圣空间的重构 106
一、记忆与庙宇神圣空间建构 107
二、“香童”概览 109
三、“香童”JYX的神启建庙 111
四、“香童”ZKF的护神经历 117
五、神圣的建构 123
第三节 “抓胎的”与神像重塑 128
一、“抓胎”的工作概况与师承方式 129
二、“抓胎”的过程与技法 130
三、“抓胎”的艺术质量与当代境遇 132
四、个案1:LPS与火神像重塑 134
五、个案2:LHL与火神像重塑 138
第三章 火神祭祀仪式的重构 144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祭祀圈的兴衰 145
一、火神会的社会组织功能 146
二、兴衰原因探讨(一):祭祀圈“地域关联性”的演变 151
三、兴衰原因探讨(二):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160
第二节 经济资本与会首制的演变 164
一、1978年以前的会首制形式 166
二、现代经济社会中会首制的演变 169
三、大吕庄的城镇化转向与集体分组会首 172
四、九流渡的干部会首与筹资策略 176
五、北关村的新一代会首们与捐资 180
第三节 “热会”与表演仪式的重构 184
一、“热会”的地方化知识 185
二、“热会”习惯—记忆的养成 188
三、“热会”者与仪式表演的重构 191
四、个案:HFX与南街的威风锣鼓 197
第四章 火神口头叙事的重构 204
第一节 讲述者与神格叙事的重构 205
一、讲述层次与神话类型 205
二、讲述目的与神话重构 209
第二节 神圣建构与灵验传说的重构 214
一、叙事结构的重构 214
二、叙事主题的重构 216
第三节 水火之争:九流渡非遗保护中的神话重构 227
一、九流渡火神神话的存在形态 227
二、老爷庙与庙主ZWX夫妇 231
三、浚县文化馆的申遗文本设计 235
四、ZWX夫妇对火神神话的重构 240
五、蒋村恢复神话传统的努力 246
六、结论与思考 250
结论:豫东、豫北火神神话的重构机制 255
附录一:火神口头叙事 262
附录二:火神庙碑文 362
附录三:火神庙、火神会图片 376
参考文献 388
一、中文专著 388
二、译著 396
三、期刊论文 399
四、学位论文 406
五、英文文献 407
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