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积极公民身份与社会建设
  • 作 者:王小章,冯婷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113212
  • 标注页数:261 页
  • PDF页数:26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7 ≥2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流离的个体与趋于涣散的社会 10

一 现代个体的诞生及共同体的解体 10

二 新一波个体化与“风险社会” 17

三 转型中国的个体与社会 23

第二章 公民身份:一种重塑个体与社会的制度 28

一 现代公民身份及其起源和发展 29

二 现代公民身份以个体为本位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38

三 马克思与现代公民身份制度:批判、肯定与超越 45

第三章 从社会革命到社会建设 63

一 社会革命:从上层机构到基层社会 65

二 从梁漱溟到费孝通:社会建设的中国探索 72

三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 91

第四章 走向以积极公民身份为核心的社会建设 99

一 何谓社会建设 100

二 积极公民身份及其条件 103

三 积极公民身份的威胁 107

四 市民社会、能动社会和“福利社会”:以社会建设促成积极公民身份 114

五 不平等、不确定与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双重任务取向 124

第五章 制度、结构、心态——社会建设的实践层面 134

一 制度调整 134

二 结构转型 145

三 社会心理调适 155

附录1 现代性视域下的社区与社团 170

附录2 论怨恨:生成机制、反应及其疏解 217

附录3 论焦虑——不确定性时代的一种基本社会心态 237

后记 260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